Page 345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345

第十九章  来华犹太难民特点之四 :            333
                                                           犹太难民群体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化素质


                    到了中国,如密尔经学院的正统派拉比学识渊博,将严格规范的宗教仪式和宗
                    教教育带到了上海。同时,德国犹太人中的改革派拉比,则努力吸引难民中的

                    非正统派犹太人参加宗教活动。这些,都进一步强化了犹太教育凝聚难民们集
                    体认同意识的功能。

                        犹太难民中的编辑和记者们白手起家,自己办起了报纸杂志。从1939年
                    开始,他们居然同时维持着多份德文和意地绪文报刊,这是相当不容易的。其
                    中有影响的如 : 《上海周报》(Shanghai Woche),德文周报,主要报道世界政

                    治新闻,也报道本地新闻和侨民新闻 ;《八点钟晚报》(Acht Uhr Abendblatt der
                    Shanghai Woche),德文晚报,报道犹太难民新闻 ;《上海犹太早报》(Shanghai

                    Jewish Chronicle),又称《上海犹太纪事报》,德文报纸,原是一张周报,后
                    改为每日出版的早报,是历时最长的德文报纸 ;《黄报》(Die Gelbe Post),德

                    文月报,由著名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的学生,心理学家A.J.施托福尔
                   (A.J.Storfer)创办,该报以介绍文化活动为特点,也刊载政治新闻和本地新
                    闻,反纳粹色彩浓厚,有社会主义倾向 ;《我们的话》(Unser Wort),意第绪文

                    杂志,由波兰犹太难民创办,等等。
                        来华犹太难民中有众多艺术家,其中不乏已在欧洲家喻户晓的文化名流,

                    如钢琴家兼指挥马哥林斯基、指挥普拉格、小提琴家卫登堡、大提琴家兼指挥
                    舍恩巴赫、大提琴家克劳斯、歌唱家克拉索、爵士乐歌星克罗托勋斯基、电影

                    导演弗莱克、电影明星兼歌手弗洛尔等人。他们成立了艺术、音乐、合唱、绘
                    画等专业协会来团结艺术家,组织文艺活动,到1941年下半年时已至少组建
                    了17个乐队。他们除了演奏犹太人的宗教音乐和民族音乐外,也将西方古典

                    音乐和轻音乐作为重要的表演内容。马哥林斯基、卫登堡、舍恩巴赫等音乐家
                                              2
                    还常常去上海犹太总会演奏。 犹太难民艺术家们在1939—1947年间至少上演
                    了60部德语戏剧,并帮助重建犹太业余剧社,积极创作意第绪语的轻歌剧和
                    音乐剧,丰富了难民们的文化生活。需要指出,难民中的艺术家们在上海上演
                    了意第绪语戏剧,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奥地利著名钢琴家、指挥家维

                    里莫施 · 津格尔带其乐队来到哈尔滨,也促进了犹太社团和当地民众的音乐活



                    2  参见前引汤亚汀《上海犹太社区的音乐生活》。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