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6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366

354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 (1933—1945):
                     史述、理论与模式


              的主旋律 ;作为隔离区的信息总汇,《上海犹太纪事报》在流亡经济这一生存
              之战中表现出杰出的经济意识和经营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犹太民族顽强的生

              存能力和生存意志的体现 ;就是其对日本军事当局的态度——就其本性来说
              属于精神分裂的政治立场的矛盾性,也是这一生存主题在时势的压迫下曲折迂

              回的一种变奏。
                  生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整个犹太民族命运的主题。
                  当上海犹太难民在隔离区中为生存而战时,他们的欧洲同胞在德国的集

              中营中直接面对死亡,上海犹太隔离区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法西斯
              建立的遍布欧洲犹太集中营中的一个东方翻版。从1941年开始,德国纳粹大

              规模的杀害犹太人,600万犹太人相继死去。即使如此,在德国纳粹的死亡营
              里,犹太人的生存意志并没有被摧毁 :

                  1943年8月2日,特雷布尔卡死亡营率先打响了暴动的第一枪。在暴动中
              犹太人打开了武器库,见人影奔来就大喊一声事先约好的口令“死亡”,若对
              方回答“生存”就塞给他一支枪和几排子弹,一时间,“死亡!生存!”的呼喊

              响彻整个营区。
                  1943年10月14日,索尔堡死亡营发生大规模暴动和逃亡。

                  1944年10月7日,奥斯维辛死亡营发生暴动。
                  由此上溯两千年,一部犹太流亡史的主题何尝不是生存二字。两千年中,

              生存还是死亡,是犹太民族始终面对的问题,他们无数次地被驱逐、被剥夺、
              被杀戮,不断地迁徙流亡,生活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他们的“隔都”被
              视为是“在一切其他形式中都已绝迹了的文明的一个变成了化石的遗物”,但
                                                                  12
              是,尽管如此,犹太民族没有消亡。对此历史学家汤因比说 :



                  到今天犹太人还作为一种特殊的民族存在着,而腓尼基人和非利士人却
              早已经面目不辨了。他们的古代叙利亚邻居已经回炉重新炼制了,变成了新的
              民族,取得了新的名称,而以色列人却不为这种冶金术——历史上所实现的无

              数次统一国家、统一教会、民族大迁移的严酷考验——所损伤。



              12  (英)汤因比: 《历史研究》(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116页。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