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8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368

356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 (1933—1945):
                     史述、理论与模式


              附录二















                                   流亡中国的知识难民





                  对于任何一个犹太难民来说,如果他能设法弄到一份经过法国或意大利

              的过境签证以及一张价值540美元的船票,便可以在的里雅斯特或是热亚那登
              上轮船,经亚历山大港,进入苏伊士运河(或是绕过好望角),途经孟买、新
              加坡、香港地区,最后抵达这次长达4个星期航行的终点——中国的上海。无

              论怎样,这条航线在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参战前对来自纳粹德国的难民是
              开通的。但是在此之后,若他仍想逃到上海来,那他就只能使用陆上交通线

              了,而这意味着他必顶首先进入苏联,然后从莫斯科开始,通过横贯西伯利亚
              的大铁道,途经哈尔滨、再到大连,最后才能乘船抵达上海。

                  为什么来自纳粹德国的犹太难民会希望途经7 000多英里的航程去一个对
              于大部分西方人来说很难理解其文化和语言的国家呢?为什么这些难民愿意来
              到对一个身无分文的外国人来说很难取得经济成功的城市呢?答案是 : 他们往

              往属于在欧、美找不到流亡接收国的犹太难民,若不离开纳粹的恐怖统治,便
              有被关进集中营甚至丢掉性命的危险,而中国的上海既不需要签证,也不要求

              警方证明 ;既不需要健康证明,也不需要经济独立证明 ;既不要求外来者的
              道德清白,也不在乎外来者属于什么政党 ;既不需要得过诺贝尔奖,也没有
              什么名额限制。这个东方城市是一个真正无肤色偏见、容忍所有宗教和政治信

              念的地方,也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任何国家的难民都可以随意进入的地方。                                 1


              1  参见Jarrell.C.Jackman and Carla M.Borden(eds.),The Muses Flee Hitler,Cultural Transfer and Adaptation.1930—
                 1945, Washington,D.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1983,P284。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