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9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369

第十九章  来华犹太难民特点之四 :            357
                                                           犹太难民群体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化素质


                        流亡中国上海的中欧犹太难民主要来自德国、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这
                    三个国家,这场犹太难民的迁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始于1933年后。这时到来的难民一般都是来自德国的犹太医生、
                    律师以及技术专家之类的专业人员,他们人数并不多,约有300人,从某种程
                                                                          2
                    度上讲,受到了已在上海建立了10年之久的“犹太人共同体” 的诚挚接待,也
                    得到了上海各界人士的同情、帮助和支持。而且这些知识难民由于逃离纳粹德
                    国较早,设法带出了一些金钱和值钱的物品,至少能勉强支撑一段时间的经济

                    生活。他们也往往有机会进入劳动市场,甚至能过上受人尊重的生活,因为上
                    海与其他欧、美各难民接收国不同,没有要求流亡医生和律师必须参加新的医

                    学水平和律师资格考试,过去在德国获得的开业执照证明书通常对他们在上海
                    的开业或是在一家医院里找到工作是足够的。这种情况能从1931年来到中国

                    的德国商人弗里茨·考夫曼(Fritz Kauffmann)的回忆中得到证实。考夫曼这
                    样回忆道 :“当我1931年到上海时,这里仅仅生活着10家中欧犹太人。1933年
                    以后的那4年,来自希特勒德国的头一批难民,是大约总数为300名左右的医

                    生、律师和技术专家。这些人当时还能带些钱逃出德国,他们到来时并非两手
                    空空。而在上海的‘犹太人共同体’成员一般是很富有的,他们还专门为难民

                    设立了一个小小的慈善救济委员会,但是直到1936年,只有两家人必须给予
                    金钱上的资助。”       3
                                                                    4
                        第二阶段出现在1938年11月9日“帝国水晶之夜” 以后,并在1939年年
                    初达到入境顶峰。由于当时大部分国家已经对欧洲难民关闭了大门,因而进入
                    上海的德国和奥地利的犹太难民多达17 000人。比起第一阶段来的犹太难民,

                    这些人在上海的生活要困难得多,因为他们大多只是一般性质的难民,而不是
                    知识难民,如果说其中有人可以算做知识分子的话,也往往只是一些名声较小

                    的、贫穷的大众艺术家。尽管上海的“犹太人共同体”没有把这些人关在门
                    外,但总的来说,这些新来者是不太受欢迎的。
                        第三阶段出现在1939年8月以后。由于吸收难民所造成的经济负担对于


                    2  中文一般译为“犹太社团”,下同——编者注。
                    3    Fritz Kauffmann,“Juden in Shanghai”,in : Bulletin des Leo Baeck Instituts,73 / 1986,S.14.
                    4  现在一般译为“碎玻璃之夜”或“玻璃破碎之夜” ,下同,编者注。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