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71

第三章  上海的欧洲犹太难民社区             59





                         犹太难民积极参加上海锡安主义活动并建立自己的组织



                        1933年后,就有从希特勒德国来的犹太移民陆续到达上海。从1937年到

                    1941年,涌入上海的德国、奥地利、波兰等欧洲国家的犹太难民形成难以阻
                    挡的潮流,总数近3万人。在来沪的难民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本来就是锡安主
                    义分子或同情者,其中不少青年人还是“贝塔”的成员或持修正派观点。即使

                    那些原来不赞同锡安主义思想的人,在经历了纳粹如此野蛮的迫害、驱赶和屠
                    杀后,也逐渐接受了锡安主义的一些主张。因此,犹太难民中的许多人一到上

                    海就参加了锡安主义组织或各类锡安主义活动,既希望依靠锡安主义团体的力
                    量来维持生存,又为了在精神上寻求寄托。

                        由于他们大都是阿斯肯那齐犹太人,所以一般都参加了阿斯肯那齐锡
                    安主义团体的活动。上海的“卡迪玛”组织本来一直以俄语为主、英语为辅
                    开展活动,但1937年后由于大批德奥犹太难民的加入而成立了一个德语分

                    部。该分部成员均系德奥犹太难民中的锡安主义分子,负责人是B·罗森贝格
                                                              8
                   (Bernard Rosenberg)和O·莱温(Ossie Lewin)。 同时,“贝塔”也为新加入的
                    讲德语的青年们建立了一个分部,该分部设在虹口华德路犹太会堂内,主要以
                    德语开展活动,成员有300多人。             9

                        1939年9月9日,讲德语的犹太难民们建立了自己独立的锡安主义组
                    织——“西奥多·赫茨尔”锡安主义总会(AZO “Theodor Herzl”)。创建人有
                    J·瓦赫特尔(Jacob Wachtel)、O·科里茨考纳(Otto Koritschoner)等。该组

                    织总部设在虹口,并在法租界和公共租界建立了分部,仅在一年之内就发展
                                   10
                    会员2 000多人, 在数量上大大超过了塞法迪锡安主义团体和俄国锡安主义
                    团体。
                        来自波兰的1 000余名犹太难民于1940—1941年间陆续到达上海,其中约



                    8  前引克兰茨勒书 : 《日本人,纳粹和犹太人 : 上海犹太难民社区1938—1945》,第244页。
                    9  《贝塔在中国1929—1949,贝塔50周年纪念文集(1923—1973)》[Betar in China 1929—1949,Commemorative
                       Anthology for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Betar (1923—1973)],以色列,1973年版,第87页。
                    10  前引克兰茨勒书 : 《日本人,纳粹和犹太人 : 上海犹太难民社区1938—1945》,第244页。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