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2023年7-8月
P. 68

ᇛ    ࡲ / ੽ԯᅱഅअაࡾܼᜌਁ֥Ґઙݚᄎ

                 轮船搭运đ 更属创而又创” 。 ①          这不尽是推诿之词đ 颇能解释何以江广̵ 尤其是江西̶ 始终顾虑重
                 重đ 不愿轻易尝试。同时也说明͇ 依托于招商局的采买海运đ 实为 1853 年以降江广漕务的重要
                 变革。


                                       二、 采运经费与同光年间江广的采买海运


                     ̵ 一̶ 同治十三年的江广采运及其经费
                     1874 年đ 江广漕粮由全数折解改为酌量采买海运đ 其中的关键问题是控制成本与筹措经费。
                 对此đ 户部始终强调江广采运应 “ 以漕办漕đ 不动别项正款”đ 即以漕折、 漕项银办理đ 此外不再支用
                 正项đ 其支销标准应参照江浙成案。 ②               此前两年đ 江浙因被灾歉收đ 起运漕额减少đ 招商局于 1872、
                1873 年为江苏采买 5 万石、6 万石đ 又于 1873 年为浙江采买 4 万石。 ③                  江浙的采买系为弥补缺额之
                 权宜đ 仅在同治末年施行đ 并非两省海运之常态。但因同系招商局统筹đ 其运作方式尤其是经费支
                 用标准đ 直接影响了稍后江广的采运。江浙两届采办米价、 运费每石用银 2. 3—2. 6 两。户部认为đ
                 江广为产米之区đ 其籼米价格低于江浙粳米đ 故江广采办可较江浙节省。 ④
                     这对江广而言颇为棘手đ 三省的应对策略首先是减少起运额数。如刘坤一奏称đ 江西每岁额征
                 漕粮 61. 5 余万石、 漕项银 30. 9 万余两。但漕项实收不过 20 余万两đ 近年又每岁拨解陕甘协饷 24
                 万两、 清淮协饷 2 万两đ 尚属入不敷出。因此đ 江西仅运办 8 万石̵ 约为额漕的 13% ̶ đ 以每石 2. 7
                 两计đ 便需银 21 万余两。除可动支漕折、 漕项外đ 尚不敷银 7 万余两đ 只能于历年征存漕项内酌提
                 支销。 ⑤  由于采运成本̵ 2. 7 两 /石̶ 与可支销的正项̵ 1. 8 两 /石̶ 之间存在较大缺口đ 减少采运额
                 数便成为自然的选择。是年湖北、 湖南分别采运 3 万石、2 万石đ 均不及漕额的 20% đ 也是基于同样
                 的考虑。
                     与之相关的是đ 要使江广的采运成本低于江浙đ 本地买米运沪便不可行。刘秉璋指出đ 江西距
                 海口遥远đ 中有江湖之险đ 难令州县采买运沪đ 唯有在上海或米价更低的镇江采办đ 交兑较为顺
                 便。 ⑥  刘坤一奏称đ 江西籼米虽较粳米便宜đ 但运沪另需水脚đ 难较江浙节省đ 拟由盛、 朱于江皖买
                 米运沪。 ⑦    王文韶也奏称đ 由湘购米之价脚̵ 即米价、 运费̶ 较江浙成案浮溢甚多đ 故 “令招商局就
                 近购运đ 藉省由湘转沪之费” 。 ⑧ 1874 年đ 招商局遣员赴皖中三河镇采买đ 该处成为此后商局采办
                 江广漕米的第一选择。
                     1874 年末 1875 年初đ 户部议覆三省试办采运时đ 关注重点也在控制成本。司农指出đ 本年江
                 皖米价较平đ 江广须较江浙节省đ 毋令承办各员稍有虚糜đ 绝不能如江西、 湖南所称đ 每石用银至

                2. 7 两。他们要求三省于采办完竣后将动支经费细目报部奏销。 ⑨


                    ① 《李文敏致朱其昂》( 1875 年 1 月 1 日) , 上图盛档,058568。
                    ② 《户部折》( 1874 年 9 月 15 日) , 总理衙门清档,01 - 13 - 005 - 03 - 005。
                    ③ 《张树声等折》( 1873 年 1 月 11 日) , 军机处录副奏折,03 - 4869 - 180; 《李宗羲等折》( 1874 年 10 月 9 日) , 宫中朱批奏
                 折,04 - 01 - 35 - 0289 - 068; 《杨昌浚折》( 1873 年 1 月 6 日奉朱批) , 军机处档,112848。
                    ④ 《户部折》( 1874 年 9 月 15 日) , 总理衙门清档,01 - 13 - 005 - 03 - 005。
                    ⑤ 《刘坤一折》( 1874 年 12 月 12 日 ) ,《刘坤一遗集》 第 1 册, 第 343—344 页。
                    ⑥ 《刘秉璋、 王必达致朱其昂函》( 1874 年 1 月) , 上图盛档,008248。
                    ⑦ 《刘坤一折》( 1874 年 12 月 12 日 ) ,《刘坤一遗集》 第 1 册, 第 343—344 页。
                    ⑧ 《王文韶折》( 1875 年 10 月 7 日) , 军机处录副奏折,03 - 6297 - 057。
                    ⑨ 《湖广督院札文》( 1874 年 12 月 25 日) , 上图盛档,076568 - 19; 《户部折》( 1875 年 1 月 27 日) , 总理衙门清档,01 - 13 -
                005 - 03 - 011。
                                                                                                     6 7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