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日明治二十七年;平壤,清军战俘。——注:照片均集自网络;原始出处为《日清战争写真帖》(日本陆军参谋本部陆地测量部写真班)、《明治二十七八年战役写真帖》龟井兹明。陆军参谋本部、海军省《日清战争写真帖》……当时随军摄影的有官方和民间两个组织。前者以陆军和海军为主,后者则以龟井兹明为代表。……官方派遣的以陆军省最为有名,即陆军参谋本部陆地测量部组织的写真班。班长为外谷钲次郎中尉,另有两名技师和六名器材搬运工。他们于...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Kelidesign
2018-08-07 14:05:17
李鸿章伊藤博文1895年1月,眼看甲午战局糜烂,不可收拾,清政府的主战派们也不得不考虑议和的问题了。1月底,清政府派特使张荫恒、邵友濂就赴日商讨议和事宜。没想到,日方嫌二人官阶太低,不跟他们谈。伊藤博文放话说,非恭亲王和李鸿章不谈。议和免不了割地赔款。这注定是一件留下千古骂名的事。清廷怕李鸿章推辞,在电报中着意强调:该大臣当念时势阽危,既受逾格之恩,宜尽匪躬之义;谅不至别存顾虑,稍涉迟回也。2月22日,李鸿章奉旨进京。在如何议和的问题上...
来源:北京日报
2018-08-06 08:38:33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这个变局,什么时候国人体会最深?就是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近代史。堂堂中华败给小国日本,也让中国精英阶层备受刺激,中国开始进入到政治、体制等诸多方面的探索过程之中。甲午战争中,中国为什么失败?当然有很多原因,在此我想说的是被国内学界常常忽略的一个方面,即甲午战争期间的日本宣传战。除去战场上的枪杆子争夺之外,我们在笔杆子争夺的软实力方面,比如国家形象的包装、媒体宣传战略,都与日本存在巨大的差距。...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雪珥
2018-08-06 08:33:46
"甲午战争 " 1894年,日本以朝鲜问题为借口向清政府宣战,这是一场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战争的结果导致了中日两国命运的改变:胜利者迈入了近代列强的行列,但之后日本帝国的野心不断膨胀,最终走上了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而失败的一方不仅承受割地赔款之辱,且刚刚开启的近代化进程亦被拦腰打断。当时清政府号称亚洲第一大舰队的北洋水师,弹指间樯橹灰飞烟灭。如今,中日两国又站到了历史新一轮的起跑线上。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衅,以及一些日本右...
来源:历史故事
2018-08-01 08:42:51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认为发动侵略战争的绝好时机已经来到。一方面极力怂恿清朝政府派兵赴朝,并信誓旦旦表白我政府必无他意;另一方面,在中国出兵之前,日本内阁在6月2日通过了以保护公使馆和侨民为借口的出兵提案,6月5日成立战时大本营,在援朝清军到达牙山的同一天,日军先遣队亦在仁川登陆,至6月16日,日本一个混成旅团约7000兵力在朝鲜登陆完毕。在此形势下,7月中旬,清政府命北洋水师运兵渡海,增援驻朝清军。在获知清军增援消息后,日本...
来源:历史之家
2018-06-30 15:54:03
近代中日两国都是在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的攻击或威胁下,被迫对外开放门户的。两国有远见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都从一开始就认识到近代海军对于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性。从19世纪60年代起,两国相继开始组建新式海军,并且互以对方为假想敌,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达到高潮,却以中国失败、日本取胜而终结。中日甲午战争对这两个国家的历史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甲午战争是一场陆海战场交替进行的近代化战争,尤其是以拥有独立的海上战...
来源:历史之家
2018-06-30 15:48:30
甲午战争后的日本到底发了多少战争财才能一跃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
日本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扩张,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唯一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这其中日本到底得中国多少好处才能让已经亏空的国本翻翻,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呢?我们先来看看甲午战争开始后,日本不仅投入了本国几乎全部的陆海军,国内兵力空虚,还有更重要的是——日本快没钱了。为了维持这场战争,日本已经花费了临时军费两亿日元,而当时日本全年财政收入约6000万日元。也...
来源:历史之家
2018-06-29 18:36:13
日本如此猖狂地重创清军之后,清政府和李鸿章居然作出了乐观的形势估计。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了。其实也很好理解,无论是清政府还是李鸿章,对日本发动战争的野心都缺乏充分的估计,李鸿章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外交上,希望在朝鲜有实际利益的列强能够帮助中国扼制日本的挑战。所以,在丰岛海战日本击沉英国商船高升号后,他们认为这是日本在外交上捅了马蜂窝。第一,日本海军够胆击沉英国商船,显然违反国际公法,英国必不答应;第二,日军在汉城围宫劫政,各国当动...
来源:历史之家
2018-06-29 18:33:11
甲午海战的起因是因为清朝的一艘运兵船"高升号"被日本海军击沉而触发(高升号不是清朝的船,而是外国的),此事让清政府颜面无存力令李鸿章的北洋水师"教训"一下日本,由此甲午海战拉开序幕。甲午战争以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
来源:历史之家
2018-06-29 18:30:55
关于甲午战争,流传著各种谎言,比如清朝给海军的钱不够,没买新舰艇,没有买最好的开好弹,清朝实力不如日本,等等。英国海战史学家揭穿了这些谎言,他说:大东沟海战的结果是双方对海战理论无知的产物:假如日本多了解一些海战理论,就根本不敢挑战实力更强,拥有坚不可摧铁甲舰的北洋舰队;而假如北洋舰队多了解一下海战理论,又怎么可能在拥有大舰巨炮的情况下仍然以0:5的悬殊比分惨败呢?。下面我就来看看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吧。梁启超称,自马江败后,群臣竞奏...
来源:抗战图书馆
2018-05-21 15:10:13
第一次问答节略光绪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午后二点半钟,带同参议李经方及参赞官三人乘轮登岸赴会议公所,与伊藤、陆奥及书记官六人坐定寒暄毕。伊云:中堂此来一路顺风否?李云:一路风顺,惟在成山停泊一日。承两位在岸上预备公馆,谢谢。伊云:此间地僻,并无与头等钦差相宜之馆舍,甚为抱歉!李云:岂敢!伊云:本日应办第一要事,系互换全权文凭。当由参议恭奉敕书呈中堂面递伊藤,伊藤亦以日皇敕书本交中堂。伊令书记官阅诵英文与前电之底稿相较,陆奥令...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综合
2018-05-03 14:24:02
19世纪中后期,日本在推翻德川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政府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在政治上,实现二元制君主立宪制①政体。在军事上,改革旧军制,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在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在思想、文化乃至社会生活领域,全盘西化,即所谓:脱亚入欧。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续大化革新之后一次非常重要的改革,改变了近代日本的国运。通过这次改革,日本巩固了新政权,避免了沦为殖民地的厄运,极...
来源:抗战文化传播小张
2018-04-25 10:56:32
潜入中国的间谍组织晚清,日本派往中国的间谍接连不断。"玄洋社"大约是最早在中国进行秘密间谍活动的组织,其"实绩"之一,是1884年在上海昆山路建起的东洋学馆。1886年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派荒尾精中尉秘密潜到中国刺探情报。在他之前,虽然日本间谍已经深入到中国的许多城市,但荒尾精是个转折点,是他第一个理清在华日本浪人错综复杂的关系,并且将日本参谋本部与大陆浪人有机地纠合在一起,使日本间谍更加疯狂,也更具谋略。荒尾精先到上海,他第一个要找的是...
来源:抗日战争网论坛
2018-04-25 10:09:39
光绪二年十二月初二日(1877年1月15日),清政府任命三品衔升用、翰林院侍讲何如璋,充出使日本国钦差大臣,并著赏加二品顶戴;即选知府张斯桂,著赏加三品顶戴,充出使日本国副使。是为晚清向日本派驻长驻使团之始。何如璋(1838~1891),字子峨,广东大埔人。同治进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早年喜治桐城古文。当时国内风气未开,何如璋虽学桐城古文,却颇潜心时务。曾拜见直隶总督李鸿章,李鸿章一见大异之,回头对人称:不图翰林馆中,也有通晓洋务者。后与枢臣沈桂...
来源:戴东阳
2018-04-21 16:41:04
日本染指朝鲜明清之际,朝鲜曾经是中国的模范藩属国,惟中国马首是瞻,推行儒学和朱子学说,模仿明清两朝的科举制度。在外交上,除了跟中国经常走亲戚外,对其他各色人等,一概鼻孔朝天,做仰望星空状,瞅都不瞅一眼,甘做隐士的王国。用史学界流行的贬义说法,叫闭关锁国。可恨的是,两次鸦片战争,把个好端端的大清帝国,弄得灰头土脸、斯文扫地,这对朝鲜自然也会产生情绪上的动荡不安。不过总体而言,亲清派势力,还是占据上风。这个势力,史称事大党...
来源:侯德云
2018-04-21 16:06:51
1894年7月25日,清政府租用英国籍商船高升号向朝鲜运兵,在朝鲜丰岛附近海面,被日本军舰浪速号击沉,一例震动中外的日本间谍案,随之浮出水面。高升号从天津塘沽港出发之前,日本信义洋行雇员、德国人满德向李鸿章报告:有一倭人久住塘沽。此倭人才具甚大,华英德法言语俱能精通,看其与他人言论间……随时用铅笔注载……爱仁、飞鲸、高升船载若干兵、若干饷、何人护送、赴何口岸,该倭人无不了彻于胸。此后,李鸿章对日本间谍有了警觉。7月30日,电告总...
来源:侯德云
2018-04-21 16:04:40
1898年9月,清廷发动戊戌政变,慈禧太后从幕后走向前台,重新训政。以此为开端,大清帝国的领导核心,不再是光绪帝,而是慈禧太后。这一次,慈禧太后的亲政仪式,一点喜庆色彩都没有,场面充满暴戾之气,说来有失天朝脸面。她召集光绪帝和少数朝中重臣训话,让他们都跪在她脚下,然后对光绪厉声训斥,道是: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汝何敢任意妄为!诸臣者,皆我多年历选,留以辅汝,汝何敢任意不用!乃竟敢听信叛逆蛊惑,变乱典型。何物康有为,能胜于我选用...
来源:侯德云
2018-04-21 16:02:03
习惯于用炮舰说话亚罗战争爆发后,伦敦方面很快知道了消息。这时候,担任英国首相的是巴麦尊,他曾经担任英国外交大臣,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谋。听说中英之间再次爆发武装冲突,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式,巴麦尊仍旧主张对华使用武力,胁迫清政府答应修约的要求。不料,英国内阁的政策遭到了议会下院的否决。根据英国的政治制度,在这种情况下,议会下院要被解散,英国重新举行大选。结果,在新的大选中,支持巴麦尊的党派获胜,对华动武的决策在下院获得通...
来源:邢超
2018-04-21 15:57:42
如果让我选择一个词来形容晚清那个时代的话,我首先想到的是:倔强。倔强在词典中的意思是:性格刚强不屈,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为外力所改变。那个时代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都具有这种鲜明的特性。晚清时代的人们大都是倔强的。曾国藩是倔强的,他的行事名言是打落牙齿和血吞,撑起两根穷骨头,养活一团春意思。没有一股倔强的劲头,他和他的湘军是到不了南京城下的。李鸿藻也是倔强的,他的母亲去世后,他坚持按照惯例丁忧27个月,不怕为此失去慈禧对他的...
来源:邢超
2018-04-21 15:55:40
清军的战斗力为何如此不堪一击?真的是与火器的装备数量有关吗?甲午战争中的枪支甲午战争前后是步枪发展换代的关键时期,各种新的步枪设计纷纷问世。甲午战争前,清朝军队装备有当时世界闻名的英国亨利-马提尼、德国老毛瑟枪( 1871年式)、法国哈乞开司和美国的雷明顿枪等先进的单发后装线膛枪。清朝在 1867年,制成了美式雷明顿后装单发枪,子弹为铅弹,子弹壳有纸和金属制两种。后来到了19世纪70年代,中国已能仿制生产多种先进的后装单发枪。日本陆军使...
来源:袁村平
2018-04-21 15:53: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