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抗日战争研究》2020第三期
P. 31
抗日战争研究 2020 年第 3 期
军各战略区军队整编计划。 ① 1942 年 3 月,军委作战部综合整理出《近来敌后我军各部队改编的情
形》报告军委。 ② 再以山东军区为例,1942 年 1 月,军委发出对八路军山东纵队整编意见电,指出:
为积蓄力量,坚持敌后长期抗战,加强山东军区建设,提议将山东纵队所属部队划归地方军,纵队司
政机关改为山东军区司政机关,第一一五师统一指挥全山东部队,山东军区指挥地方部队和民兵。
山东纵队整编后,8 月起正式改称山东军区。 ③ 1943 年 3 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与山东军区合并,
实行一元化领导。 合并后的山东军区,由罗荣桓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第一一五师代师长兼政治
委员。 3 月 16 日,第一一五师向军委报告山东部队编制情况:新的山东军区下属鲁南、鲁中、胶东、
清河和滨海 5 个军区,14 个主力团。 ④ 相关指示有些虽以参谋部门名义发出,但实际上体现的是军
委的意旨,参谋部门只是传达与监督执行。
再次,根据业务管辖范围,各级司令部向参谋部门汇报业务情况,参谋部门向军委提供情况报
告与建议,军委据此对八路军、新四军发出具体指示。
从作战业务角度而言,这是军委参谋部的重心。 一局的重要工作,就是切实了解和掌握全国各
战略区的作战情况,摸清敌军、伪军、友军、我军的情况,而且是不间断地了解掌握,要求每日对敌、
伪、友、我军的与态势作分析研究,每周作小综合汇报,半月作大综合汇报,每月写书面报告,综合书
面报告要有情况说明,有分析,还要绘制略图。 ⑤
以太行军区 1942 年反“扫荡”为例,军委作战部据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来电,以《 太行反“ 扫荡”
简况》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 其中写道:日军从 5 月 19 日起,分 6 路对太行区实施轮番“ 扫荡”,
企图消灭八路军总指挥部和第一二九师师部。 八路军第三八五旅等部出动截击进犯之敌。 24 日
晚,敌 5000 人包围八路军总部。 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突围中阵亡,野战政治部主任和后勤部部
长杨立三率部突围脱险。 由于指挥机关在“ 扫荡” 开始即遭袭击,电台损失,影响了作战指挥。 敌
“扫荡”特点是,隐蔽企图,行动秘密;迅速投入优势兵力,分区反复合击;控制高点要地并设伏,进
行截击;严密侦察,远距离急袭。 ⑥ 据此,1942 年 7 月,军委发出《给各兵团反“ 扫荡” 的战略指示》,
指出,反“扫荡”作战要统一军分区内的作战指挥,加强侦察情报工作,整顿通讯组织,充分发挥游
击兵团的作用,搞好防奸保密,发挥八路军夜战特长等。 八路军游击兵团应在反“ 扫荡” 中发挥游
击战争组织者的全面作用,以一部在日军后面游击,另一部在根据地内对“ 扫荡” 日军游击,并在日
军“扫荡”前就做好组织准备。 ⑦ 作为回应,1943 年 6 月,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作战科科长王政柱
根据叶剑英的指示,书面报告了反“扫荡”中八路军总部受袭的原因:政治上麻痹,未估计到敌人会
在同一时间集中大的兵力“扫荡”两个地区;机关庞大,行动不便,自卫能力差;战役侦察不够,为敌
谣言所迷惑;通讯联络不畅,也无预备方案;分散行动的决心不够坚决;“ 清壁空舍” 工作差;一些掩
护部队作战不积极。 ⑧
军委作战部也对日军“ 扫荡” “ 清乡” 中的作战特点进行了总结,印发八路军、新四军作为参
① 《 左权关于各兵团整军计划与部署致毛泽东等电》(1939 年 2 月 26 日),《总参谋部·文献》(2),第 72—73 页;《八路军·
文献》,第 306—307 页。
② 《大事记》,第 159 页;《叶剑英年谱》(上),第 373 页。
③ 《对山纵整编意见》(1942 年 1 月 20 日),《叶剑英年谱》(上),第 369 页。
④ 《大事记》,第 173 页。
⑤ 郭化若:《回忆在军委一局的工作》,《总参谋部·回忆史料》,第 112—113 页。
⑥ 《太行反“扫荡”简况》 (1942 年 5 月),《 总参谋部·文献》 (2),第 465—468 页;《 大事记》,第 162 页;《 叶剑英年谱》
(上),第 378 页。
⑦ 《大事记》,第 164—165 页;《叶剑英年谱》(上),第 381—382 页。
⑧ 《大事记》,第 175 页;《叶剑英年谱》(上),第 398 页。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