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抗日战争研究》2020第四期
P. 30

抗日战争研究                   2020 年第 4 期


    立即反击,最大限度减轻“扫荡”对根据地的破坏。                                  ①   华北方面军逐渐意识到,由于情报搜集上的劣
    势、人员装备缺乏等因素,现有的“治安战”模式只能在一点或一线上取得暂时性的胜利,无法捕捉

    在根据地内灵活机动的八路军主力或地方武装。                                   ②  想要实现对中共根据地的全面封锁,华北方面
    军需要大本营调拨充足的兵力与通讯、辎重装备,但直至日本投降,华北方面军都未曾获得过充足

    的军力和物资,因此,华北“治安战”的失败是必然的。
          战术上的“成功”无法掩盖战略上的困境。 纵观 1938 年末至 1941 年的华北“ 治安战”,华北方
    面军兵力不足始终是“治安战”最大的制约因素。 究其原因,乃是大本营与华北方面军之间不可调
    和的战略分歧所致。 自 1938 年 10 月的《 昭和十三年秋季以降处理方针》 至 1940 年的《 中国事变
    处理要纲》,大本营始终希望通过投入最低限度的兵力保障其对华北重点地区的经济掠夺与“ 治
    安”稳定。 而陆军中央由于计划在中国东北地区与苏联远东军决战,也将关内地区定义为关东军
    的后方。      ③  由于华北地区不是日本陆军的主要战略方向,华北方面军作战兵力占关内日军总兵力
    的比例也在 1938—1941 年从 1 / 3 降至 1 / 4。                ④   而且,由于无须承担大规模作战任务,华北方面军的
    辎重、战车、工兵部队也被大幅削减,这极大削弱了其大规模攻击作战能力。 以至于 1942 年在筹备
    闪击重庆的“五号作战”期间,华北方面军要求大本营增援至少 6 个汽车联队与 2 个工兵联队,否
    则无法执行长距离作战任务。                     ⑤
          对华北方面军而言,如此规模的兵力投入不足以达成大本营的战略目标。 由于华北地区的中
    国军队坚持抗战,华北方面军必须“ 肃清” 华北全境的抗日武装方能确保重点地区不受袭扰,因此
    只能通过实行全面的分散配置来扩大“治安”区域。 而在主力部队不断分散部署的情况下,华北方
    面军的可用之兵又在大本营的军备调整下逐年减少。 最终,随着八路军在敌后战场上的发展壮大,
    华北方面军的兵力借调开始出现混乱,“治安战”难以为继。
          发动华北“治安战”是华北方面军战术上的“ 权宜之计”,而赋予华北方面军“ 治安军” 的职责
    又何尝不是大本营在战略困境中的“权宜之计”呢? 自七七事变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日本的对
    外政策始终处于战略矛盾中。 一方面,日本希望通过与德意缔结轴心同盟对抗苏联威慑美国,同时
    乘德国击败英国之势攫取英荷等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另一方面,日本又始终维持对美交涉的渠

    道,试图让美国默许日本在亚洲的扩张而不切断对日本至关重要的资源贸易。                                                        ⑥   外交战略上的摇
    摆不定还集中体现在日本对侵华战争的决策上。 逐渐恶化的日美关系与日苏军事冲突迫使大本营
    必须大幅削减在中国战场上的军事投入,以集中资源用于推行“ 南进” 政策与对苏备战。 但由于中
    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日本已绝无可能仅通过政治谋略迫使国民政府妥协。 中国派遣军司
    令部甚至明确提出,哪怕仅仅维持“ 日军对于中国军队的压制态势”,也需要大本营继续增兵。 面
    对这一困境,大本营既希望推行“南进”政策,又不肯放弃在华侵略所得,最终自欺欺人般地提出了
    《中国事变处理纲要》,企图一方面削减侵华军事投入进行军备革新,另一方面通过“ 治安战” 对国
    民党军予以沉重打击,迫使重庆政府屈服。                              ⑦



        ①   《苏北军区抗日战史经验总结》,江苏苏北军区 1964 年编印,第 54—55 页。
        ②   岩谷将:《日本军华北“治安战”》,《抗战史料研究》2018 年第 1 期,第 140 页。
        ③   防衛庁防衛研究所戦史室『戦史叢書(27)  関東軍(1)対ソ戦·ノモンハン事件』、朝雲新聞社、1969 年、141—142 頁。
        ④   1938—1941 年关内日军总兵力分别为 68 万、71 万、68 万、68 万人,同期华北方面军的作战部队总兵力为 25 万、20 万、18
    万、16 万人,「在支兵力年度区分算出法  3 部」、JACAR(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Ref   C11110766200、「 在支兵力年度区分算出
    法  昭和 12—20 年」(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⑤   防衛庁防衛研究所戦史室『戦史叢書(55):昭和十七·八年の支那派遣軍』、朝雲新聞社、1972 年、28—29 頁。
        ⑥   入江昭著,吴焉译:《权力与文化:日美战争 1941—1945》,中信出版社 2019 年版,第 31 页。
        ⑦   『戦史叢書第(18):北支の治安戦(1)』、452—453 頁。
      3 2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