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抗日战争研究》2020第四期
P. 43

抗日战争研究                   2020 年第 4 期









                                       1939 年中英围绕


                           停付关税担保外债的交涉





                                                       彭欣雨







                    内容提要  全面抗战爆发后,大部分海关关税被日本截留,国民政府坚持偿付关税担
               保外债以维持债信。 1939 年 1 月,国民政府在中美桐油贷款达成后宣布暂停支付关税担
               保外债,此举对中国争取中英平准基金贷款产生负面影响。 英国借机逼迫中国承认英日
               关于中国海关的非法协定,美国拒绝同英国一起向中国施压,加之日本登陆海南岛威胁菲
               律宾,英国同意不以中国承认海关协定作为对华贷款的前提条件。 5 月,中英就停付外债
               后偿付部分利息的方案初步达成共识。 7 月,中国外汇市场暴跌,国民政府放弃提出利息
               偿付方案,全面停付战前签借的长期外债。 在对英交涉中,务实是国民政府外交决策的显

               著特征,美国是影响国民政府决策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中英关系  海关税款  外债  孔祥熙


          全面抗战爆发后,沿海地区陆续沦陷,中国大部分关税被日军截留。 国民政府为维持债信,向
    中央银行透支外汇来按期偿还关税担保的外债。 1939 年 1 月,国民政府宣布停付海关担保的外
    债。 此时,英国正准备对华提供平准基金贷款,国民政府停付外债之举对即将达成的援华贷款产生

    负面影响,中英两国展开紧急交涉。
          国内学术界对 1939 年国民政府停付外债问题已有关注。                                    ①  但是,总体看现有研究缺乏对围绕
    外债停付展开的中英交涉的史实梳理和国民政府相关外交决策的考察。 本文尝试利用中国第二历
    史档案馆、台北“国史馆”藏档案以及英国外交和内阁档案,厘清 1939 年中英围绕外债停付进行交
    涉的基本史实,探究国民政府的外交应对得失。



        ①   吴景平在《评南京国民政府的整理外债政策》(《近代史研究》1993 年第 6 期)一文中对南京国民政府整理外债政策的提出和实施
    作出述评,认为国民政府战时停付外债本息至战后仍无法恢复偿付,是对南京国民政府债务信用的打击,而外汇是影响外债偿付的重要因
    素。 王丽的《杨格与国民政府战时财政》(东方出版中心 2017 年版)中,第一章第二节讨论了全面抗战初期杨格(Arthur N   Young)与国民政
    府债信问题。 张侃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府外债摊存及偿债基金之演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0 年第3 期)一文,梳理了抗战时期
    外债摊存政策和处置措施,认为国民政府施行《公库法》改变了近代以来的外债偿还与担保形式,推进了中国财政制度现代化建设。 宓汝
    成的《庚子赔款的债务化及其清偿、退还和总清算》(《近代史研究》1997 年第 5 期),探讨了庚子赔款的债务化问题,梳理了庚子赔款究竟付
    了多少、退还了多少,最后在作总清算时又取消多少。 Nicholas R   Clifford,Retreat from China: British Policy in The Far East, 1937 - 1941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7)偏重探讨远东地区英日两国的利益博弈,缺乏中国视角的研究,对中国停付外债问题一带而
    过,仅从宏观角度认为英国没有坚持以中国接受英日海关协定作为援华前提条件的原因在于英国不愿中国彻底倒向日本。
      4 4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