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近代史研究》2020第三期
P. 52

&忧支释寃           2020年第3期


                     在公事化行政的视角下,行政层级结构深刻地反映着国家汲取社会资源的组织依托和动员方
                 式。作为朝廷政策与乡里公事传统的统合,乡里组织和首人设置既来自官府制度的规划,亦形成于
                 乡里组织的历史演进之中。无论是从里甲制、保甲制向场这一实际行政层级的嫗蜕,还是移民同乡
                 和本地绅粮在局务中的竞争,都表征着中国基层行政和社会组织结构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样态%山
                 田贤曾描述移民在四川经历了从同乡组织到宗族组织的演化,在这个土著化过程中,士绅等社会精
                 英发展壮大。①从本文的分析来看,组织发展的情况还要更加复杂。同乡、场镇、团保这些组织形
                 态互相角力亦互相融合,在里甲、保甲制度模型之外而又事实上作为行政层级统辖着团保的场是最
                 好的说明。巴县的八省会馆始于康熙,“莫盛于咸同之际”。②“莫盛于”恰说明此后渐趋没落,一
                 方面,移民土著化;另一方面,新兴的社会、行政管理机构也开始代替“八省会馆”的功能。窦季良
                 认为这个“浸假衰微”的过程自清末新政已很明显。③而从巴县团练局的情况来看,时移势易,“八
                 省”让位于“三里”的时间可能还要更早一点。光绪二十四年(1898),沈秉埜赴任巴县,下车伊始,
                 即有八省绅商联名辞谢并恳请注销八省公事名目。“百余年良法美意一旦坐视其废,其何以为心
                 耶?”④这辞谢、注销之请正反映了在八省客商势力衰颓之后,八省公事已不再是“良法美意” %
                     本文将中国基层的社会与行政视为一个整体。当我们跳出后设的认知藩篱,循着时人的行政
                 观念与制度形塑之实际,就会发现一个融通了经济、社会与政治的往昔地方世界%涵盖了传统差
                 徭、社会公益、新生行政事务的渐次扩大范围的“公事”,基于经验与制度的层累套叠,形塑了“公事
                 化行政”的模式%沿着乡场从经济一社会单元成长为社会一行政单元的内在理路,“公事化行政”
                 构建、确认了种种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并存、统合成为一个运行有效的体系,含纳并汲取社会中
                 的人力、经济、代表性等资源,县政从而得以运转% “公事化行政”为认知晚清中国应变而内生的治
                 理模式提供了一条可能的路径,其内在的运转逻辑也深刻地体现了乡土中国的社会权力结构,一定
                 程度上标识了行政革新的边界%


                                                                                   (责任编辑:潘晓霞)



























                    ①  山田贤:《移民的秩序——清代四川地域社会史研究》,第13页。
                    ②  朱之洪:《〈重庆八省积谷办事处产业图说〉序》,转引自窦季良编著《同乡组织之研究》,第76页
                    ③  参见窦季良编著《同乡组织之研究》,第80—87页。
                    ④  沈秉[:《汤玉廷等禀批》,《敬慎堂公牍》第6卷,第48页。
                  52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