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近代史研究》2020第五期
P. 87

&成史屠寃             2020年第5期


              一方面,银贵钱贱的币值波动推高了煎盐成本,加速了灶煎技术的衰微。在传统灶煎制盐中,
          作为燃料的柴薪消耗是最大成本所在。核诸当地食盐产量,清代中叶岱山盐场一年的柴薪消耗量
          当以千万斤计。①岱山本地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盐民的生产及生活资料须倚赖外部市场。岱山岛孤

          峙海中,耕地狭窄,就算遍植苞谷、番薯等杂粮,农人终岁勤动,所获也“不足资一月之粮”,而且岛
          上“石多土瘠,生物不丰”,无法为煎盐提供充足燃料。②嘉庆以前,岱山盐民主要靠煎盐贩卖,然后
          渡海从宁波和江苏两地购买柴薪、米粮以度日。道光后期,银价腾贵,由于柴薪作为大宗商品在批
          发市场上以银两结算,到埠散卖时又改用铜钱支付,致使宁波等地“柴值日贵”,大大增加了盐民的

          煎盐成本。③相比于开销日增的灶煎法,板晒法的成本优势开始凸显。④数千家不堪柴价支出的
          岱山盐户相率弃煎为晒,沿海一带以板晒为生者“已十居六七矣”。⑤

              另一方面,银贵钱贱的经济变局也冲击了原有的帑盐运销体制。雍正十三年(1735),岱山盐
          场经徽州商人报升盐课,获准由官府动支府库帑银收盐。官府在当地设立盐仓(“官威”),收纳盐
          民煎制的食盐,然后统一将所收食盐经杭州湾水路捆运至北岸的乍浦,再从乍浦转拨给江苏靖江、

          江阴两县的批发商发卖,此后又增开长洲、元和与吴县三县为岱盐销区,五县合计发盐11462弓每
          引计盐400斤,每百斤官给帑价5钱2分。这就是清代中期岱盐运销赖以维系的“帑盐官运”制度。
          不过,进入嘉庆年间以后,由于银价高涨,官府不愿承担帑银重负,于是将每百斤食盐的帑价由白银

         5钱2分改为制钱520文。尽管以“制钱千文合白银一两”的官价计算,制钱520文形式上仍然等
          于帑银5钱2分,但在银贵钱贱的局势下,实际帑价大为跌落。⑥帑价的大幅下跌导致盐民制盐收
          入剧减,生计陷于困顿。更为严峻的是,道光后期以来,由于“洋务大兴,库款渐细”,尽管官府仍在
          继续收运盐产,但帑价拖欠已成家常便饭;等到咸丰军兴以后,不单帑价已无着落,官府收运活动也
          停滞不行。⑦至此,原有的帑盐官运体制完全崩溃,私盐开始溢出官府规制,大肆蔓延开来。

              嘉道年间由银贵钱贱引发的煎盐成本高企和帑盐体制更张为板晒技术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不
          过,我们不能就此简单地将板晒的兴起视作一个市场力量冲决垄断壁垒的过程 。事实上,板晒技术

          与余岱私盐相表里,是以太平天国战争以来清朝官宪的层层盐务变革为契机而推展开来的 。
              太平天国时期的战乱造成了清朝开国以来最为严重的盐政危机。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进



             ①  据估算,烧柴煎盐,"每煎一次需柴150—200斤,成盐约100—200余斤”,亦即灶煎所得盐产量与柴薪消耗量接近1 : 1的
          比例。朱去非:《盐板晒盐考》,《盐业史研究》1990年第3期,第14页。
             ②  傅泽鸿:《禀报查点盐板文》,民国《岱山镇志》第20卷,“余录・艺文”,第42页。
             ③  傅泽鸿:《岱山记》,《宝彝堂文存》第1卷,《晚清四部丛刊》第10编,台中,文听阁图书有限公司2013年影印版,第4页。
             ④  在余岱两地,煎盐成本要比晒盐平均高出1倍。早在同治初期,当岱山私盐充斥浙西引地,时人便已注意到浙西煎煮而
          成的场盐由于有柴薪之耗所以成本较高,而岱山私盐因省了煎熬之费而价格低廉。另据1923年的调查,总括两浙各个盐场来看,
          煎盐成本在每百斤平均1.5元上下,而岱山场晒盐成本为每百斤0.7—0.8元,余姚场为0.7元。《两浙盐法续纂备考》第10卷,
          "条案一”,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第29页;林振翰编:《浙盐纪要》,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第75—77页。按:本文对太平天国
          战后两浙盐政的讨论比较倚重《两浙盐法续纂备考》这部官书。该书编纂于同治十三年,由两浙盐运司主持,汇集了同治三年至十
          二年间有关两浙盐务的上谕、部议、奏咨、程章、文札等公文档案,共计12卷,用以系统保存这十年间形成的盐法成案,以资后来者
          采择、考订。该书编纂者的主观意图在于彰显战后浙省抚臣和盐务官员恢复盐政旧制的行动与成效,但客观上记录了他们在这一
          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与困境。
             ⑤  傅泽鸿:《禀报查点盐板文》,民国《岱山镇志》第20卷,“余录•艺文”,第42T3页。
             ⑥  据道光十二年闰九月十一日(1832年11月3日)给事中孙兰枝奏报,江浙地区"溯嘉庆十年以前,每库平纹银一两,合市
          价制钱一千文。嗣后银价日昂,钱价日贱,现在纹银一两,合市价制钱一千三百五十文”。另据日本学者佐佐木正哉的研究,宁波
          地区道光二十二年(1842)白银一两可兑制钱1700余文,至道光三十年(1850)时已上涨至1950文,至咸丰二年(1852)进一步上涨
          至2050文。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金融史料组编:《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1辑,"清政府统治时期(1840—1911) ”上册,中华
          书局1964年版,第9页;佐々木正哉:《咸豊二年郵県CD抗糧暴動》,近代中國研究委員会編:《近代中國研究》第5輯,第200頁。
             ⑦  王敬所:《盐务纪略》,民国《岱山镇志》第20卷,“余录•艺文”,第45页。
           84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