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近代史研究》2020第六期
P. 85

&成史屠寃             2020年第6期


          都派他们的儿子报名从军。①这种高层党员干部以其子弟相率签名从军的做法,无论其动机如何,
          本身已经区别于以往的循规蹈矩。中央政治学校教育长程天放似乎也揣摩出了蒋介石的心理活
          动,意识到此事并非简单地抽调部分青年当兵,而是带有较强的政治意义:新组建的军队不仅享有

          表面上的特殊优厚待遇,而更具有超越其他部队的政治地位。运动一开始,程天放便主张中央政治
          学校全体学生集体签名从军,以便中政学校将来在新党军中有一势力。程氏公开表示,“我们是党
          的最高学府,从军运动应该率先倡导。将来中央要多少,我们就去多少”,此举并非单纯的奉承,还
          有获取政治资本的考量。②尽管中政学校终因赞成全体从军与不赞成者矛盾激化,只得将全体从

          军之议作罢,但是此事非但未被蒋介石责问,而且事后蒋还对中政学校的从军工作表示赞赏。③从
          军运动进入尾声时,“新军”将代替“旧军”的传言更盛。当时,为培养青年军干部的青年军干训团

          刚成立不久,不少人便努力“争取到干训团受训,借以保其职位。虽然大家也明知在青年军任职,
          在职务上要降一级……但亦在所不顾。在重庆的军委会所属的各部人员,为高参、处科长、参谋、附
          员之辈,不甘闲,对受训趋之若鹫”。④
              然而,国民党一贯组织纪律不严。运动中,国民党内仍暴露出步调不统一的缺点。除前述反对

          意见外,不少机关党部对贡献人力成立新“党军”的热情颇低。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采取的
          是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的变通做法。运动初期,党史会有4人报名。主任张继认为,尽管中央要求适

          龄党员全体签名,但按名额配比(适龄党员总人数的30% ),党史会最终只需出6人从军,除去已报
          名4人,再有2人报名即可。⑤行政院所属各区党部也未积极对待,以派发任务的常规办法鼓励适
          龄党员从军,被动地等待党员报名。陈克文所在区党部最终仅11名低级职员正式从军,有一定职
          级的党员均未报名。⑥而下辖诸多工矿企业的资源委员会,更是希望减轻,甚至免除技术工人的从
          军要求。⑦不过,运动能铺展到各个机构,甚至是行政机关、技术厂矿,本身便已区别于国民党以往

          雷声大雨点小的动员。据内部调查的不完全统计,运动发起后一个月内,中央公务员报名从军者总
          计已近2000人,相当可观。⑧而且,不仅党政机关,作为研究机构的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都被动

          员了起来,时任史语所所长的傅斯年不仅部署所内动员,甚至提出自愿从军作一名译员,并认为运
          动过后将改变既有兵役法。⑨可见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波及范围之广。
              运动中,蒋介石也相当注重大后方学校的从军动员。相对于世故已深的机关职员、党团员,学
          生群体符合“新人”的气质,也易于改造。正如黄埔军校初创时期招取学生酝酿革命力量一般,学

          生更适合成为“另起炉灶”组织中的主力;而动员战时未曾动员的学生群体从军,也更能在国内外



             ①  赵秀昆:《对〈蒋经国与青年军〉一文的补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军事派系》下,中国文
          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865页。
             ②  《中政校百廿八位同学的呼声我们号召你从军》,重庆《中央日报>,1944年10月18日,第3版。
             ③  《程天放将本校从军运动经过情形签乞鉴核》(1945年2月2日),台北,“国史馆”藏,国民政府档案,001/054500/00030
             ④  王柔德:《青年军干部训练情况的回忆》,《文史资料存稿选编•军事派系》下,第855页。
             ⑤  《林一厂日记》上册,1944年12月2日,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452T53页。
             ⑥  陈方正编校:《陈克文日记(1937—1952)》下册,1944年10月26日、10月27日、10月30日、11月7日、1945年1月4日,
          第 866—868,870,894 页。
             ⑦  《资源委员会签注》(1945年2月23日),台北,"国史馆”藏,资源委员会档案,003/010102/1583,第44页。后方待遇较
          好的机构部门,有从军意愿者较少。章开沅先生(时在粮食部重庆仓库当临时雇员)回忆道,当时仓库公务员系统生活相对优越,
          几乎无人愿意响应从军。章开沅口述,彭剑整理:《章开沅口述自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64页。
             ⑧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真相>(1944年),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师范大学合编:《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战时动员》下,重庆
          出版社2014年版,第910页。
             ⑨  《傅斯年致董作宾>(1944年12月14日),王汎森等主编:《傅斯年遗札》第3卷,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11年
          版,第1570页。
           82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