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三期
P. 19
余新忠 / 以新守旧 以中化西
中医的自救而打出的旗号,其意义不在于对于汇通深入系统理解(实际上,包括丁国瑞在内的很多
人士都没有做到或没有有意识地去这么做),而在于承认中西医各有短长,相互参合融通,应该以
“和”而非“争”的态度相待,告诉人们中医不能故步自封,而应积极吸纳新知,通过加强自身研究而
寻求发展。 这些努力对现代中医的形成和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无疑都是不能抹杀的。 面对当今不
断出现的回归中医的呼声,重新历史地且更具包容性地理解“汇通”概念及其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应立足疗效寻求中医理论的突破。 丁国瑞等人的经验显示,他们之所以信心满满地批评
西医,并意欲通过研究所谓的气化等理论来光大先圣留下之至理,根本在于中医的疗效。 近代张锡
纯和当代中西医结合中的某些成功案例,则表明在医疗实践中中西医结合有助于提高疗效,从而获
得汇通或结合的成功。 疗效乃中医真正的生命力和价值之所在,脱离疗效而对中医理论做比附或
反观式的自我完善,虽然有助于中医在文化上获得更多的认可,但并不能从根本上真正推动现代中
医的发展。 丁国瑞等人立足疗效而强化传统中医理论的努力,限于其学力以及缺乏现代科学研究
方法,现在看来已少有价值,不过这一实践启示我们,针对疗效去探究理论,本身具有很强的合理
性,只不过要做好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有精湛一流的学养和研究手段与方法,更需要清楚地认识到,
疗效并不等于理论正确,理论和疗效之间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意义,才能确立理论的有效性。 研究中
医理论也不只是为了证明传统中医理论的正确,更应该以开放创新的心态寻求传统理论的突破和
发展。
第三,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医的本质属性。 丁国瑞等以中医为本位的中西医汇通人士,受时代局
势、自身观念和立场等因素影响,往往希望通过赋予中医以传统与民族等文化意涵来寻求中医的自
救与发展,这样不仅在策略上是合理且成功的,也有一定的学理性。 因为医学本身就是科学和人文
的结合体,具有很强的社会文化属性,而中医因为拥有文化传统性和民族性,更是如此。 但如果就
此偏于一端,忘记中医作为医学自然具有的科学属性,而过多地强调中医的文化性,让中医的科学
性湮没在文化性之中,那中医未来的发展,将前景堪忧。 只有积极努力从疗效出发,去寻求传统理
论的根本性突破,并通过理论突破来进一步提升疗效,在相当一部分疾病的治疗上取得机理清晰、
可验证的疗效优势,那样,中医才能真正在现代医学体系中站稳脚跟,对未来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
的贡献。
(责任编辑: 潘晓霞)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