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三期
P. 20

2022 年第 3 期

                  ·中医知识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授受源流”:《清史稿》医者传的编纂

                                          与医史的承启书写                              ∗






                                                         冯玉荣






                          内容提要  由夏孙桐撰写的《清史稿》医者传“以类为先后”,“具述授受源流”,在人物传
                          记的主脉之下,隐含着两大书写重点:一是疾病医学知识的叙述,如温病学、伤寒学;二是
                          注重突出地域医学,如吴中医学、钱塘医学。 《清史稿》作为正史书写强化了温病之学、伤
                          寒之学的主流地位,承继了明清以来对江南地方医学传统的认可。 其对医学学术源流及
                          地域医学的观照与陈邦贤等人的近代医史书写路径不谋而合。 陈邦贤对清代近三百年医
                          学学术史的梳理,基本是以《清史稿》医者传为基础。 亦可见医学知识的归纳、流传,不仅
                          依赖于医史学者,还有文人史家共同参与。 医史书写是重估知识价值和贯通知识谱系的
                          重要方式,史家和医家的相互参照和引证,促进了中医医史在近代的承启与开新。
                          关键词  《清史稿》  医史  夏孙桐  陈邦贤
                          作者  冯玉荣,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清史稿》于 1914 年设馆编修,1928 年成书。 其中由夏孙桐撰写的《艺术传》,将医者、方术、书法、绘

                  画、工艺等列入此传。        ①  医者共立传 32 人,主传 10 人,附传 22 人。           ②  在当时中西医激烈冲突及中医
                  知识体系面临重估和重构的背景下,《清史稿》作为正史体系的延续,其医者传的书写对延续清代医学的
                  正统脉络及医史的承启开新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分类具述,还是择选裁断,均处于旧学新知交会中。



                     ∗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宋元以来中医知识的演变与现代‘中医’的形成研究”(18ZDA175)的阶段性成果。
                     ①  尔田讲稿,王钟翰序录:《〈清史稿〉纂修之经过》,《史学年报》第 2 卷第 5 期,1938 年 12 月,第 521—525 页。
                     ②  《清史稿》第 502 卷,“艺术一”,中华书局 1976 年版,第 13865—13883 页。 《清史稿》 所列人数,以传记目录为统计标准。
                  另外一些医家虽被提及,但目录未列,均未统计在内,如张璐子张登、张倬兄弟二人,与叶桂、薛雪并称吴中三家的缪遵义,在王士
                  雄传之后提及的陆以湉、汪震、汪曰桢、张琦、张曜孙,在吴谦传后提及的伤寒名家林澜、汪琥、魏荔彤、沈明宗、程应旄、郑重光、周
                  扬俊、程林、闵芝庆,以及道光年间著《医林改错》的王清任、光绪年间著《中西汇通医经精义》的唐宗海。 《清史稿》成书后,有关内
                  本、关外本、关外二次本、联合书店影印本、日本印本。 20 世纪60 年代开始,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地区都对《清史稿》进行了整理,
                  其中 1976 年中华书局标点本,以关外本为底本,结合关内本、关外一次本和二次本进行校订,是众本中较好者。 本文采用通行的
                  中华书局 1976 年版标点本。 有关《清史稿》版本研究,可以参考李之勤《关于〈清史稿〉的版本》,《史学史资料》1980 年第 1 期;李
                  新乾《关于〈清史稿〉的版本》,《史学史资料》1980 年第 5 期;鲁海《〈清史稿〉的版本》,《文献》1982 年第 3 期;温显贵《〈清史稿〉版
                  本综述》,《韶关学院学报》2005 年第 2 期。
                   2 2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