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三期
P. 56

2022 年第 3 期

                  具时代气息的内容。
                      关于地方社会秩序的构划有 12 条。 洪秀全提倡的社会改造,更多地侧重于破旧,即破除包括
                  儒释道在内的偶像崇拜,洪仁玕的目光则兼顾立新。 洪仁玕所倡导的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造,旨在弘
                  扬上帝教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 他说兴士民公会、兴医院都是“仰体天父天兄好生圣心”“仰体天
                  父天兄圣心者题缘而成其举”;太平天国原来就厉行的“禁庙宇寺观” “禁演戏修斋建醮” “革阴阳
                  八煞之谬”等措施被洪仁玕继承,目的也是为破除偶像迷信,确立独尊上帝的局面;“除九流”也以

                  “此天父之罚始祖,使汗颜而食者”为依据。                  ①  关于地方治理的建议,洪仁玕均认为是上帝教伦理要
                  义的体现,与前述兴乡官、兴乡兵、立丈量官、兴市镇公司等政府统治、经济秩序建议,共同构划了太
                  平天国社会治理的基本体系。 由此,确立上帝教的信仰,既有助于实现政治上的“权归于一”和“上

                  下情通”,也有益于为发展工商经济而提供充足的社会资源和劳力。
                      在“法法类”最后,洪仁玕对这一部分作了总结:“一上所议,是‘以法法之’之法,多是尊五美、
                  屏四恶之法。 诚能上下凛遵,则刑具可免矣。”                   ②  也就是说,前述社会治理的立法建议,均是法治的
                  具体方法,目的是为了弘扬上帝教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 洪仁玕认为,若如此则“刑具可免”,不用

                  刑而国家大治,因此法治是为德治服务。
                      “刑刑类”是针对“不鲜顽民”的不得不用之法。 宽刑、摒除酷刑、改良死刑、以刑辅教、避免不
                  教而诛,以及“法法类”之“罪人不拿”(禁止株连)等,均是对“教法兼行”论的进一步阐述,体现了
                  “上帝有好生之德”的“德治”色彩。 受西方法制思想影响,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将“法法类”和
                  “刑刑类”并列,“法法类”的 29 条法例涉及社会治理的多个领域。
                      从《资政新篇》的结构看,其主体部分“风风类”“法法类”“刑刑类”,分别代表了德、法、刑,洪
                  仁玕的论说主要围绕三者关系展开。 他在全篇最后得出结论:“大率法外辅之以法而入于德,刑外
                  化之以德而省于刑。”大致即“以法入德”“以德省刑”,说明在三者中居核心地位的是德。 于是我们
                  便能理解洪仁玕在开篇奏陈“奏为条陈款列,善铺国政,以新民德”这一旨趣了。                                   ③  他细致入微地条
                  陈款列、善铺国政,根本目的是“以新民德”。 所以他才一再强调要建设的国家是一个“俗厚风淳”
                  “风俗日厚”“尊五美屏四恶”的“新天新地新世界”。 《资政新篇》提出的社会治理方略具有浓厚的
                  宗教彩色,正是基于洪仁玕扎根于基督教来尝试构划太平天国社会治理的新方略。 作为虔诚的基
                  督徒,洪仁玕也希望在太平天国弘扬上帝的宗教伦理,于是倡议以上帝教信仰为核心的新道德治理
                  太平天国,这成为《资政新篇》一以贯之的主旨。
                      洪秀全创立了一个具有太平天国特色的“上帝之国”,洪仁玕则希望以英美式基督教国家为模
                  板,将太平天国改造成一个先进富强的“上帝之国”。 当然效法西方并不是无区别的学习,洪仁玕
                  学习和接受的基督教知识属于英美新教,在对待西学的态度上必定会取法英美。 但与佛兰西(法
                  国)“道不同也”。      ④  尽管正统基督教教义和上帝教格格不入,洪仁玕认为这无关紧要,共同的天父
                  天兄信仰才是关节。 英美既是新教国家,师法英美,学习和引进其精神和物质文明,以实现“天国”
                  强盛,又何乐而不为呢? 洪仁玕设计的这个国度的未来,既能对外开放,“柔远人之法”,允许外人
                  通商、传教,“与番人并雄”;又能对内改革,兵强国富,风俗淳厚,拥有先进的社会治理体系。 因此,


                     ①  洪仁玕:《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印书》第 16 册,第 17、19 页。
                     ②  洪仁玕:《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印书》第 16 册,第 20 页。
                     ③  洪仁玕:《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印书》第 16 册,第 2、22 页。
                     ④  一是因洪仁玕受英美新教影响大,法国人多信天主教,“ 其教多务异迹奇行而少有别”,“其教尚奇异,品学逊焉,人不与
                  重”,所以国势渐衰,近于门户之见。 二或因他不想也不敢效法法国“砍国王头式”的革命方式。 故他对法国评价不高,称其“今似
                  半强半美之邦”,直言“与弟无相识者,因道不同也”。 洪仁玕:《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印书》第 16 册,第 10—11 页。
                   5 8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