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三期
P. 76

2022 年第 3 期

                  的工作。 张学良表示,如果安全得到保障,有些人是调查团应该见的。 麦考益表示,应该得到一个
                  名单,看哪些是应该见的,哪些是能见的,通过特定的外国人来安排。 李顿表示反对,称调查团可以
                  通过日本顾问或其他办法自己选择突出的、有代表性的人士。 麦考益很不客气地反驳说,这正是少
                  帅担心的,会给这些人带来危险。 张学良还特地建议调查团应会见溥仪,但溥仪精神脆弱,又被顾

                  问控制,如果单独问话,会很有趣。              ①
                      4 月 16 日,调查团与原吉林省主席张作相、原黑龙江省主席万福麟进行了补充性会谈。 二人
                  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一致的:日军进军的过程中,他们奉令要求部下不抵抗。 张作相提到,万宝山事
                  件后,他与日本领事共同平息事态。 万福麟则提到代理黑龙江省主席马占山等在嫩江桥等地进行

                  的抵抗。   ②
                      可以看出,第一次北平之行中,中方人员的立论要点是:九一八事变前中日之间因铁路平行线、
                  万宝山事件、中村事件,以及大大小小 300 余件“悬案”,关系日趋紧张。 中方深知形势不容乐观,
                  乃采取“不抵抗”方针。 这一强调自身“不抵抗”的耻辱性的诉说取径,与特定的历史场境有关———国

                  联行政院 1931 年 9 月 30 日决议即强调不扩大事态的原则。                  ③  国联主席白里安 1931 年 12 月 10 日
                  重申日军应退至铁路区域内,并强调“避免任何行动致再令发生战争,及其他一切足使情势扩大之
                  举动,实为必要而急切”。          ④  从实际后果看,中方对“打不还手” 的反复诉说,后来得到了国联调查
                  团报告书的采信:“中国方面遵守上峰之训令,既无进攻日军之准备,在彼时或在该地亦无危害日
                  人生命财产之计划。 对付日军并未集中应战,亦未奉命开火”,故“日军在是夜所采之军事行动,不
                  能认为合法之自卫手段”。           ⑤  而对日军九一八事变当夜行动性质的判断,是后续结论和判断的基
                  础:“故独立运动,于一九三一年九月以前,在满洲从未听得;所以能有此项运动者,仅由于日本军
                  队之在场”,所谓的“满洲国”,“不能认为由真正的及自然的独立运动所产生”。                                 ⑥
                      6 月,调查团从东北回北平。 有了前次经验,中方接待之热情已经大为降低,但仍决定在北戴
                  河招待调查团。 “北宁路局将北戴河风景照片汇成精册,分赠各委。 九时各委及中日代表团人员
                  出发游览,由朱光沐、蔡元、宁向南等招待,分坐皮车登山。 先至西山之麓同功堂别墅,次游莲花石
                  公园。 园在半山,有石岩二,成莲花形,因以为名。 各委员登石巅远眺,海滨景物历历在目,均怡然
                  称快。 九时三刻,抵乐山堂。 堂为二层西式楼房,外有园亭,室内陈设精洁。 各委员在彼小息,略进
                  茶点。 旋过海滨公园,至段芝贵、田中玉等别墅,复折而南行,参观巴贝大楼等处。 预定参观之别墅
                  精舍,为数一十有四,以为为时过晏,恐误行程,乃沿海滨游览一周,即返车站……各委员游览之际,
                  均为秀色所醉。 美委员麦考益喜野花鲜艳,摘而为佩,返车时,尚佩诸襟,以留纪念云。”                                      ⑦  他们不
                  知道,李顿经历东北之行后,很多观点受到了日方的影响,风暴即将到来。
                      6 月 14—15 日,调查团先与北大营指挥官王以哲、赵镇藩、王铁汉等进行会谈,会谈内容尚称
                  清晰:九一八之前,日军就在做一系列准备,警训不断,王以哲 8 月底还向张学良请示。 但据张学良


                     ①  Record of conference held at the residence of Marshal Chang Hsueh-liang, Peiping, April 15, 1932, at 4. 30 p. m., Pékin:
                  Entrevues, Correspondence(1932),League of Nations and United Nations Archives, Geneva, S32.
                     ②  Record of interview with General Chang Tso Hsiang and Wang Fu Ling, April 16, 1932 at 11 ∶ 30 a. m.,Pékin: Entrevues,
                  Correspondence(1932),League of Nations and United Nations Archives, Geneva, S32.
                     ③  《国际联盟调查团报告书》(中文版),张生等编:《国联调查团报告书》,第 288 页。
                     ④  《国际联盟调查团报告书》(中文版),张生等编:《国联调查团报告书》,第 290 页。
                     ⑤  《国际联盟调查团报告书》(中文版),张生等编:《国联调查团报告书》,第 361 页。
                     ⑥  《国际联盟调查团报告书》(中文版),张生等编:《国联调查团报告书》,第 387 页。
                     ⑦  《嘉宾莅海滨,夜色苍茫烟树朦胧,风和日丽野花齐放———调查团漫游北戴河之详情》,《 益世报》,1932 年 6 月 6 日,第
                  1 版。
                   7 8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