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56

44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 (1933—1945):
                     史述、理论与模式


              共产党建立了联系。小组的核心人物汉斯 · 克尼格(Hans Konig)等5人与苏
              联建立了联系,其中也包括岗特 · 诺贝尔的夫人基尼亚 · 诺贝尔。他们后来为苏
              联塔斯社工作,积极向外界报道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

              斗争。

                  直到1941年6月,该小组的任务仍然是以发展队伍以及为成员提供教育
              为主,他们也为从上海返回欧洲后能立即投入到有效工作之中做了充分的准
              备。德国于1941年6月进攻苏联极大地改变了上海的政治局势,这一事件促使

              上海犹太难民中的左翼团体成员通过口头讨论和写作等多种形式表达了他们对
              于战争的看法,即纳粹在战争开始时的胜利只是其最后崩溃的前奏。苏联塔斯

              社在上海设立了自己的广播站。自1941年夏末,塔斯社开始以四种语言(俄
              语,英语,中文,德语)播报重要信息,例如前线的每日战报,反希特勒同盟

              领导人的演讲,军事和政治形势分析,战争进程评论等。来自德国的犹太共产
              党员积极参与了德语节目的录制工作。该小组的汉斯 · 克尼格还为塔斯社撰写
              了一些关于政治、军事事件的评论。包括岗特 · 诺贝尔在内的不少共产党员也

              试图向苏联驻沪领事馆申请加入苏联红军以抗击法西斯,但这些请求由于犹太
              人的敏感身份以及当时复杂的环境而被苏联方面拒绝了。

                  1943年进入虹口隔离区后,小组继续进行定期聚会,交流盟军取得胜利
              的好消息。1945年5月,纳粹德国投降和希特勒死亡的消息传来,小组成员欢

              欣鼓舞。8月6日,原子弹在日本爆炸的消息在上海流传,几天后日本人便投
              降了。1945年9月后,纳粹大屠杀的可怕内幕不断从欧洲传来,令小组成员十
              分震惊。与大多数在华犹太难民不愿再回欧洲定居不同,这些前德共党员和左

              翼人士还是想回德国。他们的理想就是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社会主义的新德
              国,在中国的避难生活并没有改变他们的信念。以小组成员为核心,近300名

              前德共党员和左翼人士汇聚在一起,经过反复磋商,决定返回德国。
                  1947年8月,他们告别了上海和中国人民,踏上了返国之途。1947年8月
              21日,295名前德共党员和左翼人士及其家属抵达柏林。他们是来华犹太难民

              中极少的,甚至可能是唯一的返回前民主德国的数百人群体。在柏林车站,他
              们受到了盛大的、热烈的欢迎。1988年,邓小平同志邀请曾参加过中国革命

              的德国共产党老同志再访中国,诺贝尔夫妇也有幸参加了这个访华团。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