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60

48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 (1933—1945):
                     史述、理论与模式


                                                 2
              较贫穷的难民被迫越过苏州河在日租界 的虹口定居,那里的房租更低。虹口
              在1937年中日淞沪战役中被日本飞机大肆轰炸,1938年年底我们到达上海

              时,虹口的很多地方已成废墟,几乎空无一人。不久,新的房屋建成以供难民
              居住。

                  当我们家初到上海时,全部财产大约是10美元。我的双亲幸运地找到了
              工作,在最初的几年里,我们过着较为奢华的生活,在公共租界有一处公寓套
              房,甚至有钱去青岛等旅游胜地避暑。然而珍珠港事件后,情况急剧变化。日

              本占领军命令犹太难民搬入虹口的隔离区。我们被迫放弃了公寓,付了一笔荒
                            3
              谬的“钥匙钱” 后,在过去曾是中国人的学校里获得了一间小单间。我们在这
              个又小(9英尺×12英尺)又暗和通风不良的房间里一直住到战争结束前几个
              星期它被美国轰炸机摧毁为止,再搬入一间更小的房间。不用说,我们的房间

              没有独用浴室或厨房,甚至独用的自来水也没有。整幢建筑只有一间公共厕
              所,也没有自来水笼头。每天早晨,一名苦力推着被委婉地叫作“甜蜜车”的
              车子运走粪便污物,把它们当肥料卖掉。这幢建筑物也有一个公共淋浴设备,

              但只能在一定的时间里使用,大部分人宁愿在自己的房间里用小盆洗澡。我母
              亲不得不在一个小煤炉上烹煮所有的食物,小煤炉与花盆一样大,只有不断扇

              风才能保持火旺。烧开水花费时间太长,到老虎灶买热水成了我每天的使命。
              老虎灶在上海任何一个街角都能找到(至少在较贫困的地区)。

                  夏天气候炎热,我们没有空调器和电扇,穿着最少的衣服,但很快就因
              出汗而湿透,不得不一天换几次。冬天极冷。我们买了一个大肚盆状的小炉
              子,但燃料昂贵,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使用它。幸运的是,我们的楼里有电,

              但它只能用来照明,而日本人则经常切断电源实施灯火管制。
                  食物极其不足且昂贵,常有无数极端营养不良的病人。买新衣实际上已

              不可能,大多数人不得不穿他们从欧洲带来的衣服,很快就衣衫褴褛,甚至时
              常可见一些更穷的难民在冬天用破布裹脚,并把报纸塞在衬衣里。
                  还有数千名难民完全孤立无援,一无所有,委员会——得到来自维克




              2  旧上海并无正式的日租界,虹口只是日本人的一个聚居区。
              3  指正常房租外加付的不合理费用。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