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94

82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 (1933—1945):
                     史述、理论与模式



                  二、 犹太难民与中国人民的患难之交


                  就与中国人民的交流而言,欧洲犹太难民与俄国犹太人既有相同之处,
              又有不同之点。相同的是,两者所处的生存环境都使其能够广泛接触中国的中

              下层百姓,因而与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比较贴近。不同的是,俄国犹太人在与
              中国人打交道时有一种长远观点,准备长期在中国文化圈中生活下去,而为生
              存而逃离欧洲的犹太难民只把上海视为临时避难地,因而在与中国人和中国文

              化交往中总有一种临时心理。还有一点不同的是,俄犹与中国文化的接触发生
              在全中国范围,且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欧洲犹太难民是在患难中接触

              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的,这一文化交流主要发生在1938—1945年的上海。
                  刚到上海,大多数欧洲犹太难民身无分文,举目无亲,不会说中文,甚

              至连英语都不会说,对这个东方大都市及其居民一无所知。因此,他们是在
              走投无路的艰难状况下开始接触中国社会的。他们住进了中国人的房子,到
              中国医院里看病,开始吃不太合口味的上海式食品,有的还穿起了中式服装,

              在各个方面都试着按中国人的方式去过日子。犹太难民弗兰克 · 塞莱格(Frank
              Theyleg)在回忆录中写道:“一到上海,我就尽量使自己‘当地化’。我开始吃
                                                 13
              几乎所有的中国食品,并无不良反应。” 现住纽约的威廉 · 肖特曼回忆道 :“我
              母亲不得不在一个小煤炉上烹煮所有的食物,小煤炉与花盘一样大,只有不断

              煽风才能保持火旺。烧开水花费时间太长,到老虎灶买热水成了我每天的使
                                                                           14
              命。老虎灶在上海任何一个街脚都能找到(至少在较贫困的地区)。” 这些描
              述,将当时犹太难民努力适应中国穷苦百姓所过的贫寒生活的情景生动地展现

              在我们面前。
                  不过,当他们逐步适应了周围的环境,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便开始

              试图在这个客居地构建具有自己文化特色的生活氛围。犹太难民乔治 · 赖尼希
             (George Reinisch)在回忆录中写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难民们虽被本地文化
                                                                 15
              逐渐同化,但也极力保留他们源自欧洲中部的生活方式。” 在犹太难民聚居的

              13  潘光等主编: 《犹太人忆上海》,第148页。
              14  笔者采访威廉 · 肖特曼(William Schurtman)记录,1996年6月16日于纽约。
              15  潘光等主编 : 《犹太人忆上海》,第40页。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