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95

第六章  犹太难民与中国人民 :同甘共苦的患难友情              83



                    上海虹口地区,难民们搬砖砌瓦,修复了数十个在“八 · 一三”战争中被毁的
                    街区,盖起新的住房和商店。难民经营的店铺一家接一家开张,其中有饭店、

                    杂货店、药店、面包铺、理发店、裁缝店、鞋帽店、服装店等,当然也有维也
                    纳人不可缺少的奥式露天咖啡馆。后来,一些难民甚至建起了小工厂,生产肥

                    皂、蜡烛、编织品、皮革制品及欧式食品——腊肠、糖果、软饮料等。这些商
                    店和工厂最初主要是面向犹太难民的,但后来在中国百姓中也发现了广阔的市
                    场,一些欧式商品越来越受中国人欢迎。虹口地区一时间德文招牌林立,好像

                    是德国或奥地利的一个小镇,甚至被戏称为“小维也纳”。
                        在这样的气氛中,中犹人民的接触更趋密切。在虹口一带许多中国人学

                    会了讲德文,也有一些犹太难民学会了讲中文,甚至上海话。前面提到的塞莱
                    格回忆道 :“我向任何一个碰到的中国人求教所见的事物的中文叫法,去看中

                    国电影,还学写中文字。我获得了成功。在电话里,人们认为我是中国人,我
                                             16
                    大体上已能看懂中文报纸。” 由于能讲流利的汉语,他还与中国朋友合伙做生
                    意,并且取得了成功。当然,像塞莱格这样精通中文的在犹太难民中可能并不

                    很多,但大多数难民都能用简单的国语或上海话与中国人交流,他们的子女则
                    在与中国孩子共同玩耍时学会了纯正的上海话。

                        1943年2月日本当局设立无国籍难民隔离区后,犹太难民经历了他们居留
                    上海期间最困难的两年半,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与周围中国百姓的交往,反而

                    使这种交往在患难中更为紧密。犹太难民莉莉 · 芬克尔斯坦(Lilli Finkelstein)
                    在回忆录中写道 :“我们发现中国邻居非常友好,他们知道我们的处境是多么
                    困难,但他们并没有利用我们的困境牟利。不要忘记,他们都是最穷苦的老

                    百姓,也没有受过什么教育……我和他们中的一两个妇女还交上了朋友。有
                                                                            17
                    一次,有家中国人邀请我们在过年的时候到他们家中吃年夜饭。” 战时与犹太
                    难民一起居住在虹口的王发良老人回忆道 :“那时希特勒迫害犹太人,日本人
                    迫害我们中国人,我们与犹太难民同处患难之中,大家在一起友好相处,互相
                                                                      18
                    帮助;到战后他们离去时,我们之间都有些难舍难分了。” 肖特曼认为,生活

                    16  潘光等主编 : 《犹太人忆上海》,第148页。
                    17  潘光等主编 : 《犹太人忆上海》,第163页。
                    18  笔者采访王发良记录,1994年4月18日于上海。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