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 - \2023年3-4月
P. 121
2023 年第 2 期
公司强化对华垄断等议题均贡献了有益讨论 ;亦有学者强调电报与时局之间的互动,及其对中
①
央—地方关系的影响 ,对相关研究的拓展有重要启示。 然而,“西狩”期间行在通讯机制的搭建过
②
程,尤其是其阶段性特征、传输细节、电文门类及收发实践等内容尚有待厘清。 鉴于此,本文试图从
行在与京师之间的互动关系着手,梳理“庚子西狩”期间以电报为中心的行在通讯机制的演变,为
“西狩”政务运作议题略奉端绪。
一、 亲诣与差递:“西狩”初期行在与留守官员的信息往还
“巡者,循也;狩者,牧也”,古代帝王常通过出京巡视地方的“巡狩” 活动来规训黎庶、采集政
情,所谓“为天下循行守牧民也”。 ③ 这类活动渐成制度,并于清朝康熙、乾隆时期达到鼎盛。 清帝
出巡时,会简选一套行政班底随扈在侧,“别造香宝携行,并铸扈从各印,加行在字” ,并要求其与
④
留守京师的各部院衙署保持密切联络,故而构建行在与京师之间稳定的通讯渠道本是巡幸的题中
之义。 康熙年间,皇帝出京巡视期间,留京内阁需根据驻跸情形定期向行在送交在京部院衙门的奏
本、题本,其后在本章之外,各官员所上奏折亦由留京大臣统一收集,与内阁所收本章一同定期递往
行在。 行在中则有内阁司员处理谕旨及“由京送到本章奏折,及折本改签等事”,并将相关文件发
回在京内阁,“转发各衙门”。 ⑤
“庚子西狩”虽与旧时巡狩大异,但行在与京师的沟通既是维持清廷政务运作的重要前提,也
是遥制议和活动的必然要求。 然而,前述通讯程序在庚子变局中难以为继。 自光绪二十六年五月
起,随着义和团在京津一带声势日盛,排外活动亦不绝如缕。 正如义和团乩语所云,“拆铁道,拔线
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西方舶来物首当其冲,其中又以电线的严重损毁最能影响庚子、辛丑年间
⑥
的通讯。
清朝统治集团早已认识到电报可在“瞬息之间” 实现“互相问答” ,是以庚子之前,电报建设
⑦
业已规模初具。 遇有紧急事件,朝廷与各省之间常通过电旨、电奏的形式沟通政情,总理衙门督办
⑧
京城官电 ,京中对外电报线路逐渐形成东线、西线、京恰线三条。 东线自北京经通州与天津相接,
再过津沪线与上海相通;西线自卢沟桥通往保定,经太原接往西安;京恰线则由北京出发,经张家口
通往库伦,进而连接中俄边境的恰克图。 ⑨ 然而“西狩” 之前,上述三条线路均遭受不同程度的
损坏。
① 史斌:《论电报通讯与庚子“西巡”———近代中国技术影响政治一例》,《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 年第 3 期;张文洋:《 电
报、谕旨与时间差:庚子事变期间的重复宣战问题》,《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 年第 4 期;冯志阳:《庚子救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 2018 年版;薛轶群:《万里关山一线通:近代中国国际通信网的构建与运用(1870—193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 年版。
② 参见「通信体系の近代化による政治統合の変容一義和団事件を事例に」、千葉正史『近代交通体系と清帝国の変貌———
電信·鉄道ネットワークの形成と中国国家統合の変容』、日本経済評論社、2006 年、201—242 頁。
③ 纪昀等编:《钦定四库全书荟要》第 230 册第 9429 卷,“文献通考卷一百九·王礼考四·巡狩”,吉林出版集团 2005 年版,
第 174 页。
④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 3 册第 89 卷,“志第六四·礼八·巡狩仪”,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811 页。
⑤ 阮葵生:《茶余客话》,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22 页。
⑥ 《义和团乩语》,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译室主编:《近代史资料专刊·义和团史料》上册,知识产
权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19 页。
⑦ 《请设南北洋电报片》(光绪六年八月十二日),顾廷龙、戴逸编:《李鸿章全集》 第 9 册,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158 页。
⑧ 夏维奇:《晚清电报建设与社会变迁:以有线电报为考察中心》,第 324—329 页。
⑨ 史斌:《论电报通讯与庚子“西巡”———近代中国技术影响政治一例》,《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 年第 3 期,第 103 页。
1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