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是日本大陆政策的必然结果七七事变对中日两国乃至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日两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时至今日,仍有人对七七事变的性质认识不清,尤其是日本一些学者拘泥于谁开 第一枪的问题争论不休,认为七七事变是偶然性事件,甚至推卸日本挑起事变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责任。七七事变是日本以侵略中国
来源:《前线》,作者 李宗远
2019-02-25 11:31:3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1945年8月9日,苏联出兵东北,打响了历史上著名的的远东战役。日本关东军凭借其修筑的所谓东方马其诺防线负隅顽抗,但最终没能改变其覆灭的命运,很快便溃败投降。这个问题很大、很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这段历史也是东北亚近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重要内容,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成果。下面请允许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仅就
来源:东宁要塞网
2018-12-21 09:53:32
这座异域江边小城,满街二战军用卡车 ——与戈叔亚一起重返战场(上)
2006年6月,定居香港的晏伟权先生来找我。晏先生是二战时期中国驻印军第五十师师长潘裕昆将军的女婿,他为了收集潘将军的历史而四处奔忙。后经过朋友介绍他来找我。这使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几年前在缅甸密支那寻觅战迹的情形……沿著史迪威公路前往密支那2002年1月5日-1月15日,我和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的编导罗巍为了拍摄滇缅公路这部
来源:戈叔亚
2018-12-05 14:44:26
这里中国军人墓地被毁,建起的民居常常闹鬼——与戈叔亚一起重返战场(下)
缅甸的出租三轮车是用单车焊接一个边兜改装的。车费非常便宜,相当于四元人民币可以跑到整个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车夫是一位贫困但有志气的少年,因为他的筒裙里面插着一本英文读物课本有空就看。他说他想成为一个大学生,但是因为家里穷困,他不得不在学校放假时来干活。他在带我们到了密支那大学所在地的机场(可能是北机场)后,主动说再带我
来源:戈叔亚
2018-12-05 14:09:04
2018年是湖南武冈中央军校第二分校建校80周年,时值冬日,我来到位于湖南西南部的武冈市,目的是寻访抗战踪迹。位于资水上游、云山之麓的武冈古称都梁,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抗战军兴, 南京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移地湘中邵阳,易名为第二分校,但由于考虑邵阳西南的武冈有众多 的各姓祠堂及其空场可以供住宿和操练,境内的丘陵亦适于演习
来源:沈建中
2018-12-05 13:54:43
寻找和平轨迹 镀亮时代精神-----《永恒的向往与追求--芷江和平文化十五年纪念》序言
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迷一样的历史问题,譬如和平与战争的关系,如影相随,贯穿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无论社会形态的原始与先进,也无论人的智商的聪明与愚蠢,都回避不了这一对矛盾关系。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将人类的发展历史概括为战争与和平相生相克的发展历史。回顾几千年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始终在战争与和平的跷跷板上
来源:谭伟平
2018-10-30 17:06:26
1937年10月下旬,为了阻止侵华日军从山西北部忻口进攻太原,国军22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及所部奉蒋总裁之命驰援第二战区山西忻口,前锋部队已抵达太原,其后续部队122师却被该战区副司令兼负责镇守山西东部娘子关并阻击日军从此关进攻太原的总指挥黄绍竑从楡次拦截并命其支援娘子关,终因黄绍竑指挥失误而全线溃败,邓所属部队122师不得不向西撤退至楡次
来源:李 暾
2018-10-09 15:03:11
就民国以来到抗战胜利以前的现代中日关系史的学术研究而言,作为第一手资料的两国档案史料,其重要性与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种资料的状况,至今却不能尽如人意,甚至于人为地留下了永远的缺憾。就中方资料而言,自王芸生先生的大作《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问世(注:王芸生的文章,从1932年1月11日起,在天津《大公报》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专栏上连载。1932—1934年间,天津大公报社陆续出版了王氏之同名专著,共7卷。该书出版之后,即因其史料价值...
来源: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臧运祜
2018-09-27 16:28:10
在颇受争论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过程中,有一位名不见经传,在国共两党之间充当和平信使的李文密,为西安事变的妥善解决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从阆中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中发现,1937年1月21日,李文密肩负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西安行营主任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顾祝同的侍从参谋的重任到达西安。经顾祝同在杨虎诚官邸介绍给周恩来。頋祝同说:他是专管办八路军后方补给的课长,直接主办红军交通、运输、装备、军饷和粮食。这样,李文密有了较多机会接触中共代表团主任周恩...
来源:李 暾
2018-09-17 08:44:39
编者按:日本国内的战争体制是支撑其对外侵略战争的重要基础。所谓战争体制是指国家为进行战争而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制度。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的战争体制有其特定的历史前提和演变过程。作者循此发展逻辑将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的战争体制分为明治大正时期体制、向战争体制的转变、战争体制的初步建立、战争体制的发展、战争体制的动摇和崩溃五个阶段。本文选载的是关于战争体制的初步建立及其动摇、崩溃的论述。本文出自《日本侵华决策史料丛编?政治外交编?战争体制的确立...
来源:杨宁一
2018-09-16 14:20:48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选编的出版项目,是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课题组正式立项的18个项目中的一个重要选题。这是一套大型多卷本的当时出版的关于两次淞沪抗战的学术论著和史料图书的汇编。丛书坚持以民族精神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政治导向,以一·二八、八·一三抗战为主题,以1932年至1949年为出版时限,从国内和海外广泛发掘,选辑和汇编有价值的学术论著和史料书籍予以出版。此项工作从2014年底启动,至今已进行了近四年时间,先后推出四批图书:2015年4...
来源:余子道
2018-09-16 14:15:46
摘要:全国抗战的长期坚持,关键在动员民众,而如何做到有效地民众动员,又牵涉到地方治理的诸般问题。为此,国民党在全国抗战时期实行地方政治改革,其主旨在强化地方行政管理,适度扩大政治参与,以强化行政管理为抗战提供地方支撑,以扩大政治参与调动地方士绅和民众支持抗战的积极性。但其成效却不彰,其缘由主要在于国民党的组织力薄弱,无法真正在基层深耕细作、动员民众。而且,国民党组织和治理的精英化趋向,在战时背景下,对如何动员并呼应海量的最广大...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汪朝光
2018-09-16 09:59:55
华北战场与淞沪战场,是关系到抗战战略大局的两大战场。然而,不容讳言,有一段时间蒋介石更重视淞沪战场,所投入的兵力与关注程度上,均是淞沪战场为先。1937年八一三之后,蒋介石日记中关于淞沪战场的内容,明显多于华北战场。9月26日华北战场失利之时,蒋介石在日记中写:本日心身较舒泰,对北正面战事虽不利,但于心无甚虑,系以主战场在上海也。固然也可以理解蒋是自我安慰,但两个战场此时在他心中的位置,还是一目了然。但是,作为全国的军事统帅,蒋不可...
来源:《南方都市报》2017年09月26日GB07版 陈红民
2018-09-16 09:29:11
纐纈厚 著,顾令仪 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田中义一(たなかぎいち,1864-1929)无论在日本近代史上还是在中日关系史上,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人物。它不仅仅是日本大正民主运动时代向昭和法西斯时代过渡的桥梁,更是鼓吹对外积极行动与对华侵略的帝国主义分子。对于田中,以往我国关注的重点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他于1927年出任第二十六届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期间,向天皇秘密上奏的文书《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也就是所谓的田中奏折问题。特别...
来源:澎湃新闻·上海书评 刘峰
2018-09-16 09:17:56
八十年前的1937年11月中,在蒋介石日记中,迁都成了关键词,几乎天天见于日记的预定栏和注意栏之中,如下所列:11月14日预定:一、迁都决议与日期;二、迁都理由。11月15日预定:一、决定迁都日期。11月16日预定:……五、电重庆准备政府地址。11月18日注意:……二、发表迁都日期。11月20日注意:一、迁都命令发表后之敌态如何。本日,发表国府迁渝命令……实为内政外交转移之一关键。当时,上海失陷,民国首都南京面临巨大威胁,为坚持持久抗战方针,蒋介...
来源:《南方都市报》2017年11月21日GB07版 陈红民
2018-09-16 09:12:00
抗战期间国民党游击战的困境、因应与走向 ——以中条山根据地为例
近二十年来,学界对于国民党游击战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成果丰硕。但关涉国民党游击战研究的空白点、薄弱点依然不少,不管是对国民党游击战的宏观俯视,还是对根据地的微观考察,均有待深入。譬如在抗战期间,国民党规模较大的根据地(或游击区)就有十几块,但扎实精详的个案研究却屈指可数。[1]本文欲从中条山根据地切入,为探究国民党游击战的兴衰脉络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案例。个中原因在于,中条山根据地作为国民党首批根据地之一,亦是国民党人数最多、影响...
来源:民国研究微信公众号 张仰亮
2018-09-16 09:03:37
抗战时期后方高级公务员的生活状况——以王子壮、陈克文日记为中心
引言抗战爆发后,政府机关各级官员,包括那些在党部、政府、军方等部门就职的高级公务员随国民政府迁往西南后方,他们当中除了少数位高权重的高官仍可享受某些优待,掌管财经事务的官员还能利用职权发国难财外,多数公务员则与大后方的民众一样,经历了长途跋涉、日军轰炸、物资短缺和通货膨胀等艰难困苦的日子,最终与全国民众坚持到底,迎来抗战的全面胜利。关于战时大后方民众的生活状况,当时有过一些调查和统计,譬如金陵大学的杨蔚曾对战时成都中下层民众的...
来源:《近代史研究》微信公众号 郑会欣
2018-09-14 14:29:08
编者按:参谋本部于1937年1月制定《关于对华政策给陆军省的建议》,提出对中国军队准备给予致命的痛击。1937年7月7日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事变爆发后不久,驻屯军参谋会议就于1937年7月15日决定《中国驻屯军作战计划》。本文出自《日本侵华决策史料丛编》第2编《军事战略编·战争的发动及其战略(太平洋战争前)》第1册。徐勇,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1936年二二六事件后,由军部主导的对外战争政策体系得到强化。参谋本部所提出的《...
来源:社科文献出版社近代史主题公众号 徐勇
2018-09-14 14:21:50
编者按:日本对沦陷后南京开展的医事卫生调查,由日军军医与日本医疗组织同仁会两方来执行。日军军医的调查建立于被调查者的恐惧与痛苦之上,而为日本战地医学服务。同仁会的调查则包裹医疗宣抚的外衣,为日本对南京的殖民统治服务。本文出自《民国研究》第33辑。作者王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日本对沦陷时期南京的统治具有双重面相。一方面,作为傀儡政权的首都,南京在日本的统治下具有展示中日亲善的宣抚效应;另一方面,基于武力杀伐维系的这一统治,又...
来源:社科文献出版社近代史主题公众号 王萌
2018-09-14 14:12:34
1940年2月,在日本山西派遣军参谋长田中隆吉的强烈支持下,伪山西省省长苏体仁授意伪省公署秘书曲宪纯(阎锡山的表侄)与太原西羊市晋恒木厂商人阎宜亭联络,请其前往晋西面见阎锡山,以便加强晋绥军与日军的亲善合作。阎锡山面对日伪诱和,非但未曾拒绝,反而主动表示愿意与日军合作防共,从此日阎双方围绕合作等问题展开多次谈判与交涉,并于1941年9月11日签订《晋绥军日本军基本协定》。因该项诱和工作最初由阎宜亭从中牵线,他称阎锡山为伯父,并且阎锡山又字伯...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17年第4期 贺江枫
2018-09-13 11:34:5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