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近代史研究》2020第三期
P. 86

&忧支释寃           2020年第3期


                 的阶级,吆唱着’向后转’的”,二是“更新的阶级,不能享受文明而想导此文明更进一步的”。①李
                 大钊也注意到当时胡适、陈独秀这样的“民主主义的正统思想,一方要与旧式的顽迷思想奋战,一
                 方要防过〔遏〕俄国布尔扎维主义的潮流”。②其实,“旧式的顽迷思想”在1919年上半年新旧之
                 争后便已退潮,而“向后转”的舆论要到1920年梁漱溟讲演《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及梁启超发表
                 《欧游心影录》后方才抬头;而在1919年下半年中,胡适最大的“反抗派”当属“更新的阶级”或
                 “俄国布尔扎维主义的潮流”。实际上,对当时“新思潮”的一些倾向,胡适确实相当不满。几年
                 后他直言“对于现今的思想文艺,是很不满意的,孔丘、朱熹的奴隶减少了,却添上了一班马克思、
                 克洛泡特金的奴隶;陈腐的古典主义打倒了,却换上了种种浅薄的新古典主义”,他认为当时的舆

                 论界成了“高谈主义而不研究问题”的“新舆论界”。③这种不满便是从1919年下半年开始。从这
                 段话中最能看出,给胡适压力、构成竞争的不再是孔丘、朱熹,而成了马克思、克洛泡特金。这也是
                 他写《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原因,他当时觉察到“高谈主义的危险”,所以“奉劝新舆
                 论界的同志”,“请你们多提出一些问题,少谈一些纸上的主义”。④他后来回顾时也说:“当时(民
                 国八年)承'五四’‘六三’之后,国内正倾向于谈主义,我预料到这个趋势的危险,故发表/多研究
                 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警告。”⑤故在《新思潮的意义》中,其矛头所向,正是新思潮所输入的学
                 理一“主义” %在晚年自述中,胡适曾直言在那时他已觉察到,“’第二方面’(‘输入学理’),已有
                 走向教条主义的危险了”%⑥而其应对方式,便是用批判的精神,以“研究问题”为标准来对“输入
                 学理”进行重估%
                     前文提到余裴山发觉“新的就是极端的崇外”时,批评新派“觉得欧美的东西,都是好的,他不
                 想拿到我国来用合宜不合宜,只管67吞枣的”%⑦有意思的是,胡适在提到“研究问题”的好处
                 时,前三个均是“关切人生”“逼人的活问题”,这恰好说明余裴山所提到的输入西方学理“合宜不合
                 宜”的问题,已在胡适的思考之中%他断言,如果“悬空介绍一种专家学说”,那就“决不会发生什么
                 影响”%他又以当时对马克思赢余价值论的输入为例,指出它虽属于“输入学理”,但因为“悬空介
                 绍”,其结果“没有人讨论,没有人反对”,“不能引起人注意”,故为胡适所排斥%⑧余裴山彼时对新
                 派的观感,恰恰是胡适此时对“新新派”的批评%
                     盖因当时西方已然分裂,胡适也并非主张不加区分地输入西方学理%如他说“十部《纯粹理性
                 的评判》,不如一点评判的态度;十篇《赢余价值论》,不如一点研究的兴趣;十种《全民政治论》,不
                 如一点独立思想的习惯”%这与此前蓝公武提倡“批评之精神”相似,胡适虽未像蓝公武那样直接
                 揭示“新自西方输入之学说,转瞬亦化而为锢蔽思想之桎梏”,但也开始主张“把一切学理不看作天
                 经地义,但看作研究问题的参考材料”%这一表述甚至与倾向国故的张;的主张相当接近%张;
                 此前便认为“今日之所谓欧化者,与所谓国故者,在学者视之,不过供吾人参考,备吾人改造之材,




                    ①  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1923年11月8日),《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
                 版,第267页。
                    ②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1919年8月17日),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第4页。
                    ③  胡适:《我的歧路》(1922年6月16日),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71*468—469
                 页。
                    ④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1919年7月),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1卷,第326—327页。
                    ⑤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1930年11月),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60页。
                    ⑥  《胡适口述自传》,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18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39页。
                    ⑦  《通信(余裴山致〈新潮〉记者)》,《新潮》第1卷第3期,1919年3月1日,第552页(卷页)$
                    ⑧  本段及下段引文见胡适《新思潮的意义》(1919年11月),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1卷,第696—697页。
                  84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