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近代史研究》2020第五期
P. 27

&成史屠寃             2020年第5期


          京,才让习惯了把身体藏在宽松肥大的衣服里的中原大陆的人们惊讶地发现,竟然还有此等用各式
          衣料把自己的躯干一层层缠裏起来的“异类” O

              如此又过了三四十年时间,19世纪中叶西欧主要国家的男性时装才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转型。
          英国资产阶级的绅士服,即西装革履三件套:上衣、马甲、长裤(外加皮鞋),全面引领了欧洲男性的
          着装模式。包括西欧各国军服,也都相应开始了改造的过程。然而,身为清廷钦差大臣的林则徐还
          是一样看不惯。他在见识过英、葡军队官兵的演练后,最强烈的一个印象就是:“夷服太觉不类:其
          男浑身包裹紧密,短褐长腿”,“屈伸皆所不便”,“一跌不能复起”。他甚至就此得出结论称:夷人不

          足为惧,“彼之所恃,只在炮利船坚……一至岸上,则该夷无他技能”,“凡我内地无论何等之人,皆
          可诛此异类”。①
              有学者认为,晚清国人之所以会发生如此误判,根本是自身的狭隘经验造成的。当时的国人只

          能从自己熟悉的中式服装出发,去想象“包裹紧密”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却不知“西夷”有一套“上下
          分片、封闭合身的服装形制与复杂的剪裁技术,包括多片剪裁与省道缝折等技艺”,可以使衣服看
          起来紧密贴身,却照样能运动自如。②

              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但它还不能告诉我们,为什么早在13世纪就有了立体剪裁技术,而直到
          18世纪末马戛尔尼使团的成员们还会身着“别等级显贵贱”的中古式华丽服装来中国?为什么直
          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后,“西装革履”式的近代服装模式才开始占据世界服装文化的舞台?
              显然,人类服装史的演化发展,不可能是某一项技术的发明和发展所能决定的。西装革履的形

          成与流行,和资本主义商业社会及其城市生活方式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大批充满进取精神并开始
          积聚了相当财富的工商人士,既崇尚传统贵族精神的高尚理想,又想坚持自身勤奋简朴的生活态
          度,因而塑造出了这种千人一面,注重得体、笔挺,讲究从领口到袖口到裤管粗细长度每一处搭配的
          分寸感的,实属资产阶级“制服”的西装革履。它其实是追求自由平等,又强调高雅的绅士风度的

          欧洲资产阶级崛起的一个重要标志。换言之,西装革履之所以会在19世纪才逐渐形成于“西欧”
          “西洋”“西方”,根本是因为在那里发生了工业革命和思想启蒙运动,形成了一个资本主义社会,资

          产阶级已取代旧式贵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而19世纪的大清国距离这一切还遥不可及,自然也
          就没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和接受了。


                                               国人着装“西”化之起步



              清王朝开始意识到不学西方不行,打算“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时候,正是以英美为中心开始流
          行西装革履的着装模式的时候。因此,自I860年代清廷开始支持洋务运动,陆续开设语言学校、翻
          译馆、工艺学堂,并派遣留学生出国,国人服装西化就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了。其中最典

          型的莫过于留美幼童事件。所以称之为“事件”,是因为清政府完全没有想到,派若干幼童出国留
          学,也会发生“变乱祖法”③之事。
               1872年到1875年,出于“师夷长技”的考量,清政府曾分4批选派出约120名幼童赴美留学。




             ①  参见林则徐等《请严谕将英船新到烟土查明全缴片》(1839年9月1日),林则徐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林则徐全集》第3
          卷,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86页;林则徐《英人鹅张安民告示》(1840年7月3日),林则徐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林则徐全
          集》第5卷,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14页;林则徐《道光十九年七月廿六已未日记》,林则徐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林则徐全
          集》第9卷,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03T04页。
             ②  张小虹:《时尚现代性》,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版,第37—38页。
             ③   苏继祖等:《清廷戊戌朝变记(外三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页。
           28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