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3 - 《近代史研究》2020第六期
P. 153

郑发展/抗战时期蒋介石对兵役弊端的认知与应对


               1.  对兵役弊端的认知始终停留在表象层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蒋介石对征兵制度的制定、
          实施及调整,事无巨细,都给予详细指导,然而他本人并未厘清战时役政弊端的根源。如前所述,蒋
          介石认为导致兵役弊端的原因是军队与地方存在矛盾,户籍统计存在问题,兵员交接过程混乱等。

          他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持续的政策改进,但是这些新的政策推行,又往往引发新的弊端,所有的
          问题依然存在,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2.  兵役改进过程中户口统计工作迟滞不前,缓役范围过大。从表面上看,国民政府的征兵制

          度越来越趋向现代化,但这一制度运行的一些基础性条件,却始终未能很好地配置。如户口登记工
          作是征兵制实施的前提,进展却非常迟缓,宜至抗战胜利也未完成全国性的人口统计和户口登记工
          作。相关军政部门在推算及龄男子时,主要还是依靠战前的人口统计数字。例如,四川省是最重要

          的兵源地,而1940年四川省民政厅厅长胡次威仍称:“本省自24年(1935年)实行保甲制度以来,
          曾先后清查户口四次,考其实际,大都虚应故事,不实不尽,迄至现在为止,各县户口究有若干?男
          女几何?壮丁几何?学龄儿童及在学儿龄之实数如何?全部人口之婚姻状况及职业状况何以?大

          率恍惚迷离,或实或虚。”①四川省尚且如此,其他省份可想而知。曾任湖北省主席的陈诚指出:“役
          政能否办好,全看能否冲破两道难关:即清查户口与激发天良。”②然而,湖北省的户口统计也是一
          笔糊涂账,抗战后曾任湖北省主席的万耀煌回忆道:“复员之初,我向各县长询问所属人口,总无确

          实答案。”③户口登记这一基础性的工作没有做好,则不论如何改进役政,都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黄仁宇关于国民党政权未能实现“数目字管理”的观察,“在古老的下层结
          构和现代化国家的要求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终究无法加以填补”。④

              另外,缓役范围过宽,是征兵出现问题的另一根本因素。我国东部地区和兵源大省的相继沦
          陷,致使兵源受限。加之国统区内缓役人员过多,如可纳金缓役、长子缓役、独子不征等,以及战时
          征工也可依法缓役,排除了大量的及龄壮丁。这些缓役人员的确定使得壮丁征召从征兵工作起始

          阶段就变得非常复杂,许多案件也因此而起,给基层役政人员循私枉法提供了空间。
              3.  基层行政机构控制能力未见好转,腐败现象有增无减。1939年秋开始推行的新县制,是为
          了加强基层行政的权威性,新县制将保长纳入公务人员序列,这是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基于保甲长之
          弊所做出的重大改进。随着国民党政权由区、乡、保的层层深入,土豪劣绅压榨百姓的现象不但没

          有受到抑制,反而有所增长。新县制前,政权下沉至区一级时,区级职位因有限,区长作恶压榨百姓
          尚不突出。推行新县制后,乡(镇)成为县以下基层行政的重心,乡(镇)长权倾一方。为了杜绝基

          层役政弊端,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监督办法,从大后方役政档案来看,民众呈控弊端的渠道也很
          多,局部情况有所改善。1944年7月国民政府颁发《各省推进乡镇保甲干部人员考试办法》,要求
          各省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拔保甲长。然而兵役征召仍未见有大的好转,兵役腐败案件仍然层出不穷。

              4.  制度设计捉襟见肘,征补训合一导致新兵运送途中大量死亡。为解决征兵、训练互不隶属
          造成的兵员素质差和员额不足的问题,蒋介石提出了征补训合一的原则,即前线部队配定各自所属
          的补充师管区,在管区内由实际用兵的部队自己负责征兵、补充训练的工作。其思路是好的,但是
          由此造成前线部队距离管区太远,部队在向前方运送新兵时,只能依靠新兵步行前往,途中新兵生

          活待遇极差,伤病、死亡与逃亡损失极为惊人。为避免逃亡,虐待新兵,对新兵绳捆索绑成为常态,



             ①  《四川民政厅长胡次威巡视各县报告》(1940年9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12/6/7680o
             ②  《陈诚回忆录——抗EJ战争》,第208页。
             ③  沈云龙等访问:《万耀煌先生访问纪录》,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版,第438页。
             ④  黄仁宇著,张逸安译:《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42页。
                                                                                                           149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