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0 - 《近代史研究》2020第六期
P. 150

&成史屠寃             2020年第6期


          庭,不惯军营孤寂,故要逃跑。(三)军队官长虐待士兵,动辄打骂,致新兵对官长对军队发生厌恶,
          故要逃跑。(四)新兵入营,生活痛苦,食衣住行,形同乞丐……更兼官长老兵任意欺凌,视同路人,
          甚至视同囚犯一样的将他捆绑起来,实为迫使新兵逃跑最大的原因。(五)新兵胆小怕死,故要逃

          跑。(六)部队官兵擅自拿捕,以致各邻接部队发生对流作用,故有逃兵。(七)兵贩子充当新兵,出
          入军队,并引诱士兵逃跑,此为逃兵问题中最严重的现象。(八)自由补兵……任意强拉其附近壮
          丁民众,甚至沿途拦劫公差夫役或正式部队告假回家的士兵。”①
              综上可见,蒋介石对新兵逃亡问题的观察非常仔细、深入,分析也颇具见地。








              身为国民政府的最高首脑、军队的最高统帅,蒋介石对兵役问题十分重视,对其所了解的各种
          兵役腐败违法行为,一般都会批示调查处理;少数严重的案件,甚至直接批示具体处理办法。如
          1944年8月,他亲自批示将前兵役署长程泽润逮捕,又于一年后批示将其枪毙。他积极寻求解决
          问题,不断实施因应之道,概括起来有如下数端。

               (一) 进行民众动员和兵役宣传活动
              从兵员补充的角度来看,积极进行兵役宣传、动员民众是非常有必要的。早在1934年,蒋介石
          就发起“新生活运动”,培养民众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抗战爆发后,为进一步动员民众,1939年

          3月,国民政府成立“国民精神总动员委员会”,蒋介石自任会长。国民精神总动员旨在国民“对国
          家皆坚定同一的建国信仰,而国民每一分子皆能根据同一的道德观念为同一的信仰而奋斗牺牲是
          也”。②具体到征兵问题上,国民政府设置了中央、省、县(市)、乡(镇)四级兵役宣传机构,积极进行
          兵役宣传动员。这些措施对促进民众的爱国意识,增进对兵役征召的理解和支持,起到了一定的
          作用。

              在抗战后期,面对严峻的兵源问题,蒋介石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
          发起了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他对这一运动寄予殷切希望:“本党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没有
          其他方法来提振我们一般同志的志气,现在唯一一个希望,就是此次所发起的知识青年从军的一个

          运动……这真是本党起死回生最后的机会。”③根据旧《兵役法》的规定,知识青年属于免缓服兵役
          的范围,客观来说,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扩大了兵源。在1943年、1944年两年之内,政府动员学生及
          公教人员志愿从军者达15万余人,部分解决了征兵困难的问题。不过,蒋介石所幻想的通过知识
          青年从军来提高国民党威信的目标并未实现,民众的怨恨情绪仍然普遍存在。

               (二) 修改《兵役法》
              针对《兵役法》及配套法律存在的问题,1941年12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九中全会上提出:
          “中央法令过繁,下级奉行困难,尤其是《兵役法》令,应须重行检讨,即已失时效者,应予废止,前后

          冲突者应予调整,性质相反者,应予修正。”④1943年3月15日,国民政府公布《修正兵役法》,共7
          章、32条。修改的主要内容,一是将旧《兵役法》征募并行的兵役制改为单纯的征兵制度,明确依法
          服兵役为全体人民的义务;二是紧缩免缓役范围;三是规范兵役行政,划分征召事项。就《修正兵



             ①  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19卷,演讲,第248页。
             ②  蒋介石:《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31卷,书告,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
          员会1984年版,第19页。
             ③  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20卷,演讲,第521页。
             ④  徐思平:《中国兵役行政概论》,文治出版社1945年版,第174页。
           146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