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三期
P. 69

张  生 / 接待与政治:李顿调查团的中国关内之行

                  新闻界决定以茶会招待调查团,同时报道称,林森、汪精卫、蒋介石、罗文干、顾维钧以及新闻记者、
                  民众团体、中央党部和中山陵园均拟宴请。 至于地点,“林在国府,汪、蒋均在励志社,罗在外部,顾
                  在铁部,记者在中央饭店或华侨招待所,民众团体在金陵女大,中央党部和陵园均在原处”。 随行

                  的日方代表 20 人安排在下关惠龙饭店。                ①  接待计划不断补充,甚至在菜式上亦与民族国家整体诉
                  求连带考虑,“外部、市府及中山陵均用西餐,林、汪、蒋均用中菜,表示我中华立国之固有文明”。                                        ②
                      3 月 27 日,首都警察厅以警察一大队从调查团预定下榻的励志社沿中山路,警戒至下关码头;
                  励志社门口,则由宪兵司令部派干练宪兵站岗。 各界欢迎人员“数万人”,分段站立于十数公里的
                  道路两旁。 海宁门和新街口,搭建大牌楼各一座,用蓝边白布和柏枝扎成,“高可四五丈”,上面悬
                  挂“欢迎公正严明的调查团,欢迎和平使者国联调查团,中华民国决不接受丧权辱国条件,中华民
                  国决不受强权屈辱,抗日绝非排外,中华民族为求生存而抗日,中华民国宁为碎玉不为瓦全,上海问
                  题须与东北问题同时解决”等标语。 李顿一行乘船抵达南京下关江心时,外交部长罗文干、海军部
                  长陈绍宽、南京代市长谷正伦等即登轮迎接,上岸时军乐队奏乐欢迎。 调查团进城后乘坐外交部招
                  待委员会“特备之汽车”,在众人簇拥下抵达励志社,由外交部次长徐谟、励志社总干事黄仁霖导入休
                  息。 访问杭州的麦考益等三人另从京杭国道晚间抵达南京,罗文干、顾维钧等在中山门迎接。                                       ③
                      接待活动竭尽隆重,然而南京方面事无巨细的接待并不能改变他们面临的严峻局面。 3 月
                  29 日、30 日、31 日和 4 月 1 日,国联调查团与汪精卫等人连续举行四次会谈,直指国民政府的管理
                  及其效能、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等敏感问题,火药味十足。
                      四次会谈均由时任行政院长汪精卫台前主导。 首次会谈前,3 月 28 日,汪精卫在铁道部官舍
                  午宴调查团,“满举一杯”祝调查团成员健康。 当晚,外交部长罗文干出面在华侨招待所宴请调查
                  团委员、秘书长、副秘书长、秘书等 16 人,而中方作陪者是在南京的各部(会)部长和各部(会) 次
                  长、外交委员会诸人、南京市长,以及日本代表有田等数十人,可谓冠盖云集。 李顿回应了罗文干对
                  刚刚去世的白里安的悼念,“极为诚恳”而自信地提出:“国际联盟为世界和平柱石,对此次中日间
                  不幸的问题,决负责解决。”           ④
                      然而,国民政府与调查团的第一次会谈就遭遇了尴尬。 会谈聚焦东北铁路平行线和 1915 年
                  “二十一条”问题。 汪精卫表示,国民政府原则上愿意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合法权益”,只要这
                  些权益基于条约,但是拒绝承认“那些不利于中国政府的权益”。 他提出“五点原则”:相互尊重权
                  利;以武力强加的条约是无效的;双方秉持和解精神;最好是订立新的条约;双方相互尊重对方的权
                  利:门户开放政策和机会均等原则。 注意到这一表态中的悖论性漏洞,李顿追问为何中方认为“二
                  十一条”不合法,汪表示,它未经当时国会批准。 李顿立即诘问:“因此,我认为,不承认 1915 年条
                  约的理由不在于它们是通过武力强迫的,而在于它们没有得到批准,是吗?” 汪只得承认这是
                                                                                         ⑤
                  原因。
                      李顿显然对国联解决东北问题过于乐观。 李顿表示,到达东北后,将立即“向日内瓦报告去年



                     ①  《调查团在沪之酬酢:莱顿不谈黑暗但言光明》,天津《大公报》,1932 年 3 月 17 日,第 3 版。
                     ②  《调查团视察战区,今晨与中日代表同出发,南京已定招待程序,留四日北来》,天津《大公报》,1932 年 3 月21 日,第3 版。
                     ③  《国联调查团昨莅京,李顿勋爵等昨早先到,第二批晚亦到,罗文干陈仪陈绍宽等均亲登轮欢迎,各委员昨未见客与外罗
                  作私人接谈》,《中央日报》,1932 年 3 月 28 日,第 2 版。
                     ④  《国联调查团抵京后,政府当局作重要表示,汪院长罗外长均有恳切演词,各委员昨先后谒见汪蒋林罗》,《 中央日报》,
                  1932 年 3 月 29 日,第 2 版。
                     ⑤  Entrevue de la Commission d'étude avec des membres du Gouvernement chinois, le 29 mars 1932,à 16 heures, au Ministère des
                  Communications, à Nankin, Chine,Pékin excepté: Correspondance, League of Nations and United Nations Archives, Geneva, S30, No. 1
                                                                                                       7 1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