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6 -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五期
P. 116

2022 年第 5 期


                               院长周仁、国民政府大学院技正吴承洛及湖南教育厅的支持。                           ①  此后,国联教育考察团也提出类似
                               的意见,国内舆论开始“大抵倾向于提倡职业教育”。                      ②  综合中学制既已导致种种混乱,教育部遂重
                               新采用分轨制。      ③  随着 1932 年《中学法》《师范学校法》《职业学校法》等相关法律的推行,普通中
                               学、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正式回到清末民初分开设立的局面。 随着中央逐渐收紧教育自主权,各省
                               纷纷跟进。 1932 年,江苏在三年教育计划中规划“中师分校”,实际上恢复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

                               分轨的模式。     ④
                                   此后,学界对综合中学制的呼声渐渐消弭。 虽然也有“课程太硬化” 、中学课程“开设职业的
                                                                                                ⑤
                               选修科目”的呼声 ,但未对高层决策者产生多大影响。 不久,全面抗战爆发,实业与职业教育在特
                                               ⑥
                               殊的时代背景下再逢良机。 考虑到大后方职业教育薄弱及抗战需求,教育部于 1938 年 12 月颁发
                               《国立中学增设职业科办法》,要求国立中学“以不需多量及特殊设备而切合于地方或抗战建国之

                               需要”为标准发展职业科。           ⑦  1941 年,教育部再次要求国立中学扩设职业科。                   ⑧  抗战期间,除中学
                               外,各大学与专科院校也都因战时需要而开设了职业科,职业教育在这一时期确有发展。 然而这一

                               尝试是在“非常环境”下行“非常之事”,战时特征极为明显,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战后的常态环境。
                               而战争又使职业教育的教学设备与场地遭到严重破坏,致使其几乎只能从头开始。 因此,战时的
                               “职业科”设计,并非综合中学制“东山再起”,只是战时的权宜之计。 20 世纪 30 年代后,在中国的

                               教育实践中美国模式中的“三三制”得以保留至今,“分科选科”与发展“职业科”之精神亦有留存,
                               但综合中学的尝试无疑已宣告失败,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探索也基本止步不前。 就东大附中模式
                               与北师大附中模式而言,前者在突破性与创新性上更胜一筹,后者则因普适性与可行性更具现实

                               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此中不无特例,如由南高师知名校友沈亦珍执掌的上海中学即一直坚持施行综
                               合中学制 ;黄炎培亦仍持己见,直言“怕湮没了当时中外专家创设新学制的好意”,于 1946 年在中
                                       ⑨
                               华职业教育社特意创设比乐中学,“按着它(指 1922 年新学制)本意来试验”,欲再尝试为普通中学
                                            0
                                            1
                               取得一条出路。      ○
                                                                        余论


                                   自清末以来,中国教育便是在不断探索中艰难前进。 在近代中国,就教育科学化水平与改革力
                               度而言,大概很少有比民初十年间教育改革更为大胆而富有激情的尝试。 这一时期,伴随着美国教
                               育思潮的影响,中等教育在各界人士的科学精神与过人胆识的指引下开辟出一片全新的天地。
                                   中学是中等教育主体,其改革成败对中等教育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中学教育之新,不仅在于



                                  ①  中华民国大学院编纂:《全国教育会议报告》乙编,商务印书馆 1928 年版,第 495—502 页。
                                  ②  林砺儒:《中国教育新论》,《林砺儒文集》,第 529 页。
                                  ③  《教部重要人员发表中等教育改革之计划》,《教育杂志》第 24 卷第 2 号,1934 年 2 月,第 119 页。
                                  ④  《苏教厅草拟三年教育计划(一)》,《申报》,1932 年 5 月 21 日,第 12 版。
                                  ⑤  李清悚:《现行中学课程的批评与改造》,《教育杂志》第 26 卷第 1 号,1936 年 1 月,第 18 页。
                                  ⑥  卢绍稷:《修正中学课程标准的先决问题》,《教育杂志》第 26 卷第 1 号,1936 年 1 月,第 31 页。
                                  ⑦  《教育部颁发国立中学增设职业科办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 5 辑第 2 编,“ 教育”
                               (1),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652 页。
                                  ⑧  《教部规定国立中学增设职业科》,《申报》,1941 年 7 月 28 日,第 9 版。
                                  ⑨  傅国涌编:《过去的中学》,同心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343 页。
                                  ○
                                  1
                                  0  黄炎培等:《中华职业教育社创设比乐中学意旨书》,《教育与职业》第 201 期,1946 年 12 月,第 29 页。
                                1 1 8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