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五期
P. 113
刘 超 梁程宏 / 普通中学还是综合中学?
同时,传统行业的行会准则也落后于教育变革,生徒制作为“旧式职业的法门与需要”仍为各行业
用工之首选。 就 1936 年数据看,职业学校毕业生为 56822 人,仅占当年产业工人总数的 3%
左右。 ①
而教育界的变革与职业教育风潮也并未让“学而优则仕”的传统理念改弦更张,社会上仍充斥
着对职业教育的鄙视。 时人言,职业学校在抗战前“招生极为困难,一般青年,除非绝对无法进入
普通中学,从不愿投考职校”。 ② 学生“ 做官观念太重”,嫌弃就职“ 无丰足的薪金,无高尚的地
位”。 ③ “社会上太轻视职业教育,而因果相关,职业学校就做了别人停留之所,自然进展困苦。” ④
缺乏产业基础、稳定的经济环境和民众支持,综合中学与职业教育如陷泥淖,难有寸进。
北高师附中似乎对此早有观察,林砺儒将改制前后的职业教育数据进行对比后,尖锐地质
问:至 1922 年改制,“把职业教育一口吞入中学教育肚子里,便以为问题从此解决了。 试翻看廖
世承君(东大附中校长)著《中学教育》第五章,很可以代表当时教育界的论调……然而号称纵横
活动伸缩自如的新制中学能否达到发展职业教育底目的呢”? 他同时强调:“职业教育断不能不
顾到社会生产状况而悬空发展。 这个问题,决不是变更一下学制所能解决的。” ⑤ 林氏之语,可谓
一语中的。
2. 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综合中学的尴尬定位
东大附中之综合中学模式所受之批评,首先在于中学普通教育水平下降。 “新学制” 颁行后,
江恒源指出中学生的水准已远不及晚清高等学堂毕业生与民初国立大学预科毕业生。 ⑥ 林砺儒亦
援引各大学及各省教育厅升学考试的成绩报告,指出中学普通教育每况愈下。 ⑦ 实际上,创设初级
中学与兼办职业科势必会分走对原 有普通教育之投入,导致普通教育水平下降,升学优势不及普
通中学。
同样,相较于单设的职业中学,综合中学亦欠缺优势。 出于对学生未来发展道路选择的慎重
考虑,综合中学大多前两年(或前三年) 学习普通科目 ,最后一年转入职业科,这导致学生学习
⑧
时间远不如两年至三年的职业中学充裕,职业与师范之专业训练也不能彻底施行。 而在普通中
学兴办职业科,亦受学校资源所限,欠缺美式综合中学配备的农场、工厂、附属学校、银行等实训
场所,也缺乏相关师资。 不少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设较为经济简易、对设备要求较低的
师范科和商业科。 1922 年,15 省的 49 所中学中,设普通科文科的有 35 所,设理科的有 34 所,设
商科和教育科的分别有 11 所和 10 所,但设工科和农科的仅 8 所和 7 所。 ⑨ 实际上,当时“除少数
省立学校及四(类)专科学校外,殊无生产教育之可言”,江西首屈一指的名校省立二中纵有“ 决
然改办职业学校,亦无不可”的决心,但苦于设备与人才“ 处处感觉困难” 的现状,亦只能先开设
1
○
部分课程。 0 这样,设立综合中学反而恶化了职业教育的生存困境。 部分地区“借口职业学校成
① 金蕃:《职业教育过去之检讨和新认识》,《教育与职业》第 192 期,1940 年 7 月,第 41、42 页。
② 黄觉民:《为职业学校青年呼吁》,《东方杂志》第 39 卷第 7 号,1943 年 6 月 15 日,第 40 页。
③ 张道成:《学生毕业后职业问题》,《晨报副刊》,1925 年 7 月 13 日,第 64 页。
④ 非君:《为什么轻视职业学校》,《学校生活》第 45 期,1933 年 8 月,第 5 页。
⑤ 林砺儒:《从批评中学新法令说到未来的改造》,《教育杂志》第 24 卷第 4 号,1934 年 4 月,第 27、28 页。 廖世承认为旧学
制分校制的弊端在使学生分流过早。 见廖世承《中学教育》,商务印书馆 1924 年版,第 80、94 页。
⑥ 江问渔(恒源):《我国中学教育的前途》,《教育与职业》第 120 期,1931 年 1 月,第 11 页。
⑦ 林砺儒:《采用“六三三”学制以后之纷更》,《林砺儒文集》,第 528 页。
⑧ 实行“三三制”则前两年为普通科,后一年可转入职业科;实行“四二制”则前三年为普通科,后一年转入职业科。
⑨ 陆殿扬:《民国十一年之中学教育》,《新教育》第 6 卷第 2 期,1923 年 2 月,第 265—266 页。
○
1 《江西省立第二中学劳动生产教育之实施》,《教育与职业》第 143 期,1933 年 3 月,第 201 页。
0
1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