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五期
P. 112
2022 年第 5 期
级中学农、工、蚕、商科。 安徽省的“试验式高中”“分预备升学与职业两种课程”。 ① 就分科而言,
多数学校依照自身师资与地域优势设置科目。 如天津南开中学、广东省立一中、浙江春晖中学因
所在地的商业需求,增设商业科;江苏省立五中因所在地的紫砂陶器世界闻名,设立陶业科。 值
得注意的是,因师范学校基础较好、办学门槛较低,各地为满足综合中学制要求实行“中师合并”,
②
将中等师范教育并入综合中学。 1925 年,全国设有职业科的中学 42 所 ,次年增至 57 所。 ③ 同
时,因各地各校情况殊异,部分地区保留了一定数量的分轨制普通中学、职业学校和师范学校,如云
南、浙江、山东、直隶、甘肃、江西、湖北等省。 ④ 江苏、广东等地亦对职业学校多有保留与发展。 根
据 1931 年的调查,全国就读职业科(不包括师范科)的学生比例为 7. 7% ,若算上师范科,这一数字
即达到 25. 88% 。 ⑤
依照东大附中模式所设的“新学制”,兼顾了升学与就业,且学制与选科制又灵活多变,照顾了
学生的兴趣,似并无不妥,其方案即便置于今日仍不免为一项前沿改革。 就个体而言,东大附中的
改革无疑获得了巨大的成效,彼时该校“几执全国中等学校的牛耳,投考人数,为全国称首”。 ⑥ 然
而,“新学制”的施行及综合中学的普遍设立,却在一段时间后遭到了不少攻讦。 时人批评“今之中
学……就一般言之,十年以来,似属退步多而进化少” ,虽然不及改革前的中学体制。 随着各地综
⑦
合中学模式的不断推广与深入实验,相较于普通中学,职业中学的短板逐渐暴露。
(二)综合中学制的困境及后续探索
1. 社会状况与传统观念:职业教育的困境
综合中学设计的初衷主要在于鼓励职业教育。 1917 年后,随着职业教育思潮达到高潮,全国
职业教育进入黄金期。 据有关调查,1921 年全国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共计 842 所;1925 年增至 1548
所,为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机构数目顶峰;1926 年则为 1518 所。 ⑧ 然而,更发达的职业教育并未如愿
解决“中学游民”问题,“超前”的人才供给与产业结构和社会观念难以契合。
在职业教育掀起高潮之际,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却因一战后卷土重来的西方资本和军阀混战
导致的动荡呈现迟滞状态。 1921 年后,民族资本经营之棉纺织厂与面粉厂纷纷减产停工,“因欧战
致富之实业家,营业失败重入漩涡者,乃时有所闻”。 1920—1924 年,民族资本注册新建工矿厂数
下降 84. 3% 。 ⑨ 时人指出:“各厂困难,已臻极点……迄今政体虽更,国是未定,所谓实业者,一任
0
○
风雨飘摇,毫无振作气象。” 1 此外,中国国内工业基础薄弱,机械化程度低。 1919 年,杜威访华时
曾受邀参观中国的工厂,其落后的工业设备令他震惊。 如杭州政府创建的缫丝厂,“好几百人在同
○
1
时工作”,却“没有一处是用机械力量纺纱的。 ……大多数摇纱机甚至不是靠脚踩,而是用手”。 1
① 陈学军:《中国近代中学组织结构演变研究》,第 278 页。
② 秦翰才:《民国十四年之职业教育》,《教育与职业》第 71 期,1926 年 1 月,第 29 页。
③ 孙祖基:《十年来中国之职业教育》,《教育与职业》第 85 期,1927 年 5 月,第 201 页。
④ 参见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 1048—1049 页。
⑤ 国民政府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丁编》,第 106、108 页。
⑥ 廖世承:《我的少年时代》,《良友》第 109 期,1935 年 9 月,第 13 页。
⑦ 江问渔:《我国中学教育的前途》,《教育与职业》第 120 期,1931 年 1 月,第 12 页。
⑧ 1921 年数据,参见中华职业教育社《全国各种职业学校校数分布比较表》,《职业与教育》第 35 期,1922 年 4 月;1925 年数
据,参见秦翰才《民国十四年之职业教育》,《职业与教育》第 71 期,1926 年 1 月,第 29 页;1926 年数据,参见孙祖基《十年来中国之
职业教育》,《职业与教育》第 85 期,1927 年 5 月,第 201 页。
⑨ 黎惠英主编:《中国现代经济史》,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55、56 页。
0 陈铭勋:《经济改造中之中国工业问题》,新时代教育社 1928 年版,第 53 页。
○
1
1
○ 约翰·杜威、爱丽丝·C. 杜威著,伊凡琳·杜威整理,刘幸译:《杜威家书:1919 年所见中国与日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1
社 2016 年版,第 177—178 页。
1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