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五期
P. 23
张 博 / 民国时期内蒙古畜牧生产中牧草利用方式及其改革
点关注与优先解决。 ① 农学家过探先在分析绥远畜牧建设时突出强调“培草”的重要性。 ② 行政院
拟订的《改进中国农业计划草案》中亦强调“研究饲料,以求饲养经济”。 ③
在对牧草利用的诸项改良措施中,打草储草与牧草饲料种植仍然是最为广泛提倡的。 如绥远
地区 1946 年颁布法令:“ 经饬告各县市发动农户尽量积存青刈野草、苜蓿、谷草等饲料,以备补
⑤
充。” ④ 察哈尔地区 1947 年拨刈草机 3000 架、捆草机 200 架协助北部地区的打草活动 ,以缓解牲
畜食物短缺。 但与一般的农业区以及农牧混合区的打草储草有所不同,这一时期民国政府和部分
学者对于打草储草的理念与方式不再仅是对牧场的草类植物进行简单刈取,而是要求对牧草生物
特性及营养价值进行科学调查与深入了解,使牧草的刈取与储存更具选择性与目的性。 班志超指
出:“我国饲养家畜不明饲料之性质,故对于某种饲料,含有何养分,某种养分,合乎家畜生理用途
之需要,能收生产经济之效能等问题,可说盲然无知”,应该加以细致的研究,有选择的进行采取储
存或种植。 ⑥ 畜牧学家李林海也强调,收刈牧草前应对牧草“作化学之分析,以察各种饲草内所含
之养分,是否合乎家畜身体组织上之需要,而后家畜乃能发挥其能力,不致背饲养者之所欲也”。 ⑦
蒙古族学者卜文瑞也指出:“对于饲料之配制,殊有一定之量,且各种饲料之性质,及其功用必得详
细之了解,如此可按家畜之使用不同,致所投之饲料亦各有不同。” ⑧ 1934 年颁布的《绥远省改进
牧畜简要原则》规定:“各县建设局秉承建厅留心试验考究,如公私牧场牧地内宜于羊马牛等各牲
畜之牧草利用自然或土壤环境分别优劣,设法培植或铲除之,以尽牧地之利” ,以求实现打草储草
⑨
的精准性与科学化。
除精准地打草储草外,牧草及饲料的种植亦是发展的重点。 在绥远地区有过畜牧改良指导经
○
验的农学家过探先指出:“更须注意于牧草之栽培,借补野生之不足,牧业之发达,乃能持久也。” 0
1
顾谦吉亦建议:“在较低较暖之良地,择一旗一族之中心,在可能范围之内,逐渐种植苜蓿等改好牧
○
1
草,年刈二次,以备冬用。” 1 张辰也认为,内外蒙古的牧业发展要“撒布牧草种子,以便饲料之改
2
1
良”。 ○ 美国畜牧家费理朴(R. W. Phillips)在考察内蒙古牧场后亦提倡:“将可能耕作土地,播植牲
○
1
畜补充饲料,以备深冬早春牧草不足时节,渡过难关。” 3 学界对牧草利用的认识也得到民国政府
的认可和推广。 如 1925 年《绥远实业计划大纲及预算》强调推行混合农制,即利用一半农田种植
粮食作物,另一半农田种植牲畜饲料。 其中,1 / 4 的农田“种高粱、玉蜀黍、料豆等备冬季之饲料,俾
○
4
牲口得肥硕丰茂,出售高价”;1 / 4 的农田“种苜蓿以供刍料并得休养田亩”。 1 1934 年《绥远省改
进牧畜简要原则》又提出,“关于改良及储备牧草或分发人民牧场种子需用经费时,得由县二成牧
① 王栋:《牧草之重要》,《西北畜牧》第 1 卷第 2 期,1943 年 4 月,第 5 页。
② 过探先:《绥远农业问题管见》,《农学》第 3 卷第 1 期,1926 年 4 月,第 3 页。
③ 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改进中国农业计划草案》,农村复兴委员会秘书处 1933 年版,第 18 页。
④ 绥远省政府秘书处:《绥远省政府工作报告(1946 年 1 至 6 月份)》,绥远省政府秘书处 1946 年版,第 47 页。
⑤ 《增进察省牲畜饲料 申拨刈草捆草机》,《行总周报》第 59—60 期合刊,1947 年 6 月,第 19 页。
⑥ 班志超:《改进察省畜牧及防疫计划书》,《察哈尔教育》第 2 卷第 2 期,1936 年 2 月,第 31 页。
⑦ 李林海:《畜牧概言》,《西北农林》创刊号,1936 年 7 月,第 6 页。
⑧ 卜文瑞:《畜牧蒙古的检讨》,《边事研究》第 5 卷第 6 期,1937 年 6 月,第 27 页。
⑨ 《绥远省改进牧畜简要原则》,《绥远省政府年刊(1934 年)》,绥远省政府秘书处 1934 年编印,第 3 页。
○
0
1 过探先:《绥远农业问题管见》,《农学》第 3 卷第 1 期,1926 年 4 月,第 4 页。
○
1
1 顾谦吉:《西北畜牧调查报告及设计》,《资源委员会季刊》第 2 卷第 1 期,1942 年 3 月,第 343 页。
2 张辰:《内外蒙古农林垦殖说略》,《农林公报》第 2 卷第 9 期,1913 年 5 月,第 54 页。
○
1
1
○
3 费理朴著,许振英译:《中国畜牧改良计划》,农林部中央畜牧实验所 1944 年版,第 78 页。
1
○
4 《绥远实业计划大纲及预算》,《绥远月刊》第 1 卷第 3 期,1925 年 4 月,第 7 页。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