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五期
P. 99

刘  杰 / 近代汉口区域银两货币市场的演变

                               贸易提供了便利,汉口金融组织的汇兑与结算也更趋便利。 洋例银作为虚化的银两货币,使汉口地
                               区银钱业的货币信用中介功能得以实现。 其在运行中发挥了区域金融市场上信贷、汇兑以及商业

                               结算等功能,从而推动了汉口区域贸易与汇兑中心市场的构建。
                                   近代政局的频繁变动和政府货币政策的变革,不仅对洋例银运行造成了较大冲击,对区域货币
                               市场发展和稳定的运行秩序也产生极大影响。 洋例银作为具有代表性的虚银两,随着国民政府统
                               一货币政策出台,其货币运行机制与贸易、汇兑等市场逐渐脱轨。 国民政府时期废两改元改革使得

                               存续多年的虚银两彻底退出货币市场。

                                                                                                (责任编辑: 潘晓霞)








                                     《万里关山一线通———近代中国国际通信网的构建与运用(1870—1937)》
                                                     薛轶群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 年版,98 元

                                       19 世纪末电报技术传入中国,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随着中国被纳入全球通信网,万里关
                                    山变得瞬息可至。 无论是有形的水线、陆线,还是无形的无线电,既是实现跨越关山、音信飞传的载体,
                                    也是将近代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的重要媒质。 在国际通信网的构建与运用过程中,中国政府以赋予专
                                    利权的方式准许外国电报公司经营国际电报业务,这在近代政治、经济、外交等多个层面上都产生了极
                                    为深远的影响。
                                       该书运用多国档案,考察 1870 年至 1937 年期间中国与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及大北电报公司、大
                                    东电报公司等电信企业展开的中外交涉,刻画了中国政府在通信技术、国际通信专利权、国际关系等诸
                                    多因素影响下,在实现通信权自主的过程中经历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因应的艰难历程。 该书聚焦大
                                    北、大东、太平洋商务水线等外国电报公司及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与中国的互动,分析指出中国为守
                                    护电信主权及国际通信的相关权益,与利益错综复杂的相关各方进行了长期的博弈,其中的挫折与努
                                    力一方面反映了其融入近代国际通信秩序的艰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多国围绕在华电信权益协调与对
                                    立关系的演变。


























                                                                                                                   1 0 1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