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五期
P. 100
2022 年第 5 期
·专题研究·
普通中学还是综合中学?
——20 世纪初中国中学教育的发展道路之争
刘 超 梁程宏
内容提要 清末以来,中学教育的地位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域外思潮的影响逐渐凸显。
20 世纪初,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轨与否成为南北学界教育改革论争的焦点之一。 南北
高师附中分别借鉴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并轨的美国综合中学模式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分
轨的日本中学模式展开改革实验。 前者成为“新学制”的改革方向,然因实效有限,20 世
纪 30 年代被后者取代。 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的分轨制由此成为中国长期施行的中学教育
范式。
关键词 综合中学 中学教育 普通教育 职业教育
作者 刘超,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梁程宏,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民国时期曾任江苏省立第一中学校长的陆殿扬有言:“ 办中学教育第一困难之点,也是最困
难之点,是要顾全学生升学和职业两方面的便利,中学教育成绩的最易为人批评的地方也在此
点。” ① 揆诸历史,中学阶段是受教育者分层分类的重要节点,发挥着社会控制、筛选和流动的功
能。 然而,新式中学自清末出现以来,一直是教育体系建设中最繁难的环节之一。 从洋务运动
时期注重职业技能训练之洋务学堂,到清末民初施行“ 较深之普通教育” 的中学堂及中学,再
②
到 20 世纪 20 年代后兼顾升学预备与职业训练之综合中学 ,中学升学与就业的矛盾一直困扰着
③
有关各方。
在近代中国教育资源受限的情况下,知识分子试图通过教育制度与学校模式的变革探寻中
学教育科学合理的发展道路。 在北方,蔡元培、林砺儒、范源濂、李步青等主要以北京高等师范学
校附属中学校(简称北高师附中)与教育部为据点,延续“远法德国,近采日本” 的传统 ,以中学
④
普通教育为核心,倡导普通中学教育与职业中学教育分轨。 在南方,郭秉文、袁希涛、廖世承、陶
① 陆殿扬:《民国十年之中学教育》,《新教育》第 4 卷第 2 期,1922 年 1 月,第 220 页。
② 《奏定中学堂章程》,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317 页。
③ 综合中学(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是美国常见的中等学校类型,学校同时提供普通课程、职业课程与大学预科课程,
供学生选择。 参见 Harlow G. Unger,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Education,Vol. 3(New York:Facts on File,2007),p. 290。
④ 康有为:《请开学校折》,郑力民编:《康有为集》,广州人民出版社 2018 年版,第 335 页。
1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