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抗日战争研究》2022年第三期
P. 33

吴敏超 / 乡民的逻辑:全面抗战时期浙南乡村的水利活动

                   游重在通航,下游重在防潮防涝和与对岸往来。 考诸历史,清光绪年间当地也曾发生过类似事件。
                       永嘉县戍浦乡位于瓯江南岸,相邻的乐清县翁垟街位于瓯江北岸,东临大海。 康熙年间,为保
                   护沿海田亩、防咸蓄淡,翁垟街建筑沙埭陡门三间,船只不能随便进出。 1897—1898 年,因发生撞
                   船事件,引起撞船双方械斗而关闭陡门。 上游麻园人郑树兰等人多次向温州知府福荣提出请求,建
                   议每年规定两个月的时间可供麻园人的船只进出陡门,其余时间都不准出入。 福荣经过考虑,于
                   1898 年 8 月立下勒石,令当地民众永远遵守:“每年……总不准逾二月、十月,麻园人不得持蛮多

                   开,翁垟人亦不能借口阻抑。” “此次定断以后,两造谊属桑梓,仍归旧好,不得再滋事端”。                                          ①  农历
                   二月和十月涉及春耕秋收,运送肥料和收获作物的通航需求增大,所以陡门开启。 三月至九月为春
                   夏季节,更易受洪涝灾害,故而陡门关闭。 这一折中做法同时顾及了上游麻园人和下游翁垟人的不

                   同利益。
                       同样是在光绪年间,温州瑞安在筑海塘与陡门的过程中,亦发生相邻两村村民争斗、知县与士
                   绅介入之事。 1901 年夏,因连日暴雨,瑞安汀川里沿海农田均被潮水淹没,农作物茎藤霉烂,秋收

                   无望。 8 月 8 日,乡民在当地士绅张棡家中议筑海塘,以挡大潮。 张棡出生于 1860 年,时年 41 岁,
                   经常参与乡村公共事务,颇具名望。 1894 年他曾条陈县府,并与众乡绅商议筑海塘事。 1901 年 8
                   月 26 日,汀川里小典下耆老林德振等人告诉张棡,当地人工 1000 余工已捐齐,很快即可动工筑塘,
                   工具由林德振先行垫付打造。 张棡认为这是“绝大功德事”,表示赞成,并将自己的 20 多张名片交
                   给林德振,让他到各村散发通知,以为号召。                     ②  9 月 2 日,张棡亲至下垟一带视察筑塘环境。 具体修
                   建计划是自瑞安东山修至梅岗,每村分工自筑,每亩田捐人工 2 工。 塘基宽 6 弓,高 2 丈有余,节节
                   筑成,村村连续。 “果能有始有终,将来定成一条大塘……非特永免风潮之祸,并且绝无旱涝之
                   虞”。 ③  不过,事情并没有如张棡希望的那样进展顺利。
                       9 月 4 日,邻村后里村李鉴卿等赴张棡处,认为两村筑塘时不能侵占彼此地界。 张棡与之相
                   约,两村以后里村盐坛为标识。 不料,9 月 7 日一早,后里村人带木棍 100 余条,插在两村修筑海塘
                   的交界处,准备械斗。 张棡所在丁田村前往筑塘者空手难敌,遂至余家练局取刀械。 余家练局怕事
                   态扩大,不肯出借刀械。 午后,后里村人持木棍赶来丁田村辱骂。 丁田村人忿不可遏,取出练局刀
                   械百余件,齐声迎敌。 后里村人见练局刀械难以抵挡,纷纷逃散。 丁田村人在本村父老劝阻下,亦
                   没有追赶。 倡议筑塘的善举,转眼“祸悬眉睫”,令张棡始料未及。 第二天,他赶到筑塘地点,与后
                   里村族长等明确议定“某地归丁田,某处归后里”。 后里村族长等也承认,头一天之事“系少年辈私
                   行妄为,吾辈实是不知”。 紧张事态由此得到平息,从中可见乡绅、族长等在基层社会的组织与协
                   调作用。 之后,张棡又到附近的前林埠和小典下察看筑塘情况。 其中,小典下滩涂长满蓄草,一片
                   空旷,所筑之塘阔而直。 该村人心齐整,来筑塘者不下 300 余人。                            ④  不过,张棡所在的丁田村和其
                   他村的修筑情况并不是很理想。
                       1902 年春,丁田村又在新修海塘上兴筑陡门。 张棡在“陡门缘簿” 上写下 20 金,作为捐款。                                       ⑤
                   这笔捐款数目较大,反映了张棡在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地位。 同时,瑞安知县盛伟堂与张棡等士绅商
                   谈该县海塘如何统一标准、如何联合修筑完工等问题。 4 月 28 日,张棡查看该村新筑陡门,陡门


                      ①   《清光绪间乐清壳船定期出入陡门》,俞光编:《温州古代经济史料续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年版,第 184 页。
                      ②   温州市图书馆编,张钧孙点校:《张棡日记》第 2 册,1901 年 8 月 4、7、8、26 日,中华书局 2019 年版,第 686—688、692 页。
                   清末张棡写日记时使用农历,为阅读便利,本文引用时直接转为公历。
                      ③   《张棡日记》第 2 册,1901 年 9 月 2 日,第 697 页。
                      ④   《张棡日记》第 2 册,1901 年 9 月 4、7、8 日,第 697、699—700 页。
                      ⑤   《张棡日记》第 2 册,1902 年 3 月 25 日,第 752 页。
                                                                                                            3 5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