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抗日战争研究》2022年第三期
P. 66

抗日战争研究               2022 年第 3 期

                   投身新军,充任下级军官”。            ①
                       在此全国盛行“省界”观念的形势下,具体到广西人又是什么态度? 是逆流而动,还是顺势而

                   为? 答案显然是后者。 有以下事例为证:
                       其一,留日广西学生也应时创办《粤西》杂志,并于 1907 年 11 月 15 日在日本东京出版第 1 号。
                   该号“论著”栏中有通篇以“本杂志”行文的一篇文章说:“吾人对于世界各国,开口动话我中国。 及
                   对于中国,为广西人者,开口就话我广西,言出由衷,也难怪不是他爱乡爱国的真情所流露。 但是也
                   有靠不住的,大抵口头上的习惯,不负着丝毫的责任心者,往往有之。”为此,文章表示,“广西原是
                   我们的广西”,为使广西不致步今日安南、印度、波兰的后尘,“本杂志”最要紧的一句话就是,“先要
                   我们识透广西人与广西的关系”,不能“浑浑怅怅,不觉将自己对于广西应有的责任,对于广西应尽

                   的义务抛向九霄云外去了”,如此方可“巩固广西,使广西永久存在”。                                 ②  该文主旨虽主要还是为了
                   挽救民族危亡,但其指导思想却是当时流行的“省界”观念。 而一月之后出版的《粤西》第 2 号,公

                   开向同样深忧民族危亡的外省人蔡锷开了“第一枪”(详后),便是这一事实的有力证明。
                       其二,1909 年 10 月成立的广西谘议局通过的第一议案,就是针对军事学堂招生的《限制外籍
                   学生案》。 由于此案的通过,广西谘议局与抚院发生严重矛盾与争执,导致彼此相互否定对方的有
                   关提案,如有报道称:“桂省谘议局各议员前将官厅所提出之议案一律批驳作废,现谘议局所议决
                   之议案呈请抚宪裁可施行,闻亦一律被抚宪批驳。 论者谓官厅对谘议局现在已极端反对云。” 尽
                                                                                                           ③
                   管如此,谘议局仍无迁就、悔改之意,而是“始终坚持”。                         ④
                       由于此案也影响到关系密切的近邻广东的利益,因而遭到广东谘议局的抵制和反对。 据报载:
                   “广西谘议局业已于本月十五闭会,该省官厅与谘议局意见不洽之故,又另有原因。 闻自谘议局提
                   出限制外省学生案后,某官厅颇为不悦。 旋有广东人某幕友传出谣言,谓广西议员议决拒绝广东留
                   桂学生,于是广东之宦桂省者道府大员,俱联函广东谘议局请自后广东学堂不收广西学生,以为报
                   复,意见遂因此益深矣。” 广西谘议局不得已,只好放下身段,再次函复广东谘议局,解释该案的初
                                          ⑤
                   衷,“并无广东二字介存其间”,主要是“现在预备立宪,筹办自治,当需材孔亟之时,而外省学生卒
                   业者悉归外省,是本省学堂终失其为地方造才之目的,并失其为地方造才之效用”。 对该案通过
                   后,引起广东官商旅桂者“为之哗然,开全体之大会,唱抵制广西之政策”,并联名诉愿于广东谘议
                   局“诸公”,表示“深滋抱歉”:


                            昨初四日复电,知蒙谅察。 电中未悉所怀,谨再缕述。 我两粤有密切之关系,分形同气,唇
                       齿相依,愿公等深悉此案真情,洞澈此中原委,使粤人屏息群谣,无忘亲谊。 原制限外籍学生议
                       案之提起,本局一般议员意思,并无广东二字介存其间。 实因干部学堂收容外省学生过半数,
                       又以湖南人为最多,本局议员相思议,以为如此喧宾夺主,各省学堂谅亦无此办法。 且现在预
                       备立宪,筹办自治,当需材孔亟之时,而外省学生卒业者悉归外省,是本省学堂终失其为地方造
                       才之目的,并失其为地方造才之效用。 是以反复参酌,外省学生或有因其父兄宦商此地,不能
                       归本省就学者,既不能不收外省学生,又不能漫无制限,故于高等警察学堂招考之前,预定制限


                      ①   苏全有:《论清末的省界观念》,《安徽史学》2009 年第 1 期,第 17—23 页。
                      ②   谭白:《我广西》,《粤西》第 1 号,1907 年 11 月 15 日,第 1—8 页(文页)。
                      ③   《桂省官厅对于谘议局之意见》,《申报》,1909 年 12 月 8 日,第 2 张第 2 版。
                      ④   《吴锡永呈军谘处书》(宣统二年十二月初八日发),见本人收藏的李文汉编纂《蔡公松坡年谱》时抄录的《前清宣统年间
                   广西干部学堂风潮始末文件》复印文本,原抄本无页码。
                      ⑤   《桂谘议局闭会纪事》,《申报》,1909 年 12 月 10 日,第 2 张第 2 版。
                    6 8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