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8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198

186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 (1933—1945):
                     史述、理论与模式


              记忆术“图像”等文化标识储存绵延记忆的启发,“文化记忆”是“机构化的
              记忆术”。它以“文化科学为研究的对象”,与“交流记忆”相对应,是指通过

              文化符号、文本、仪式和纪念性建筑等储存和传递的记忆。
                  这一理论的提出对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其概念明晰易懂,被学

              界广泛使用。但其问题也比较明显,一是存在着把一切文化泛化为记忆的倾
              向,文化作为记忆的载体,同时也是各个时代的智慧的创造,不能等而视之 ;
              二是尽管作为集体记忆理论的细化,“文化记忆”仍在文本和档案等方面与历

              史记忆纠缠不清,造成新的概念困扰。由于它本质上是一种记忆术,并不关注
              记忆在文本形成中的作用,因而在历史研究领域的运用空间相当有限。

                  后来,韦策尔等人进一步提出“社会记忆”这一概念,来指称人们无意
              识地“制作历史”的日常实践,试图与文化记忆区别开来。这不仅没有多少
              实际意义,反而造成了概念的进一步纷扰,因为文化记忆有时也被称作社会

              记忆。



                                      概念的纷扰与探析



                  尽管“集体记忆”理论持续发酵,但何为“集体记忆”,则一直模糊不
              清,哈布瓦赫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定义。更重要的是,他始终将“记忆的集体

              性”与“集体记忆”混为一谈,以致后来者相沿以误或无从定义。实质上,在
              哈布瓦赫的概念使用中,反复强调的乃是“记忆的集体性”,即“记忆的社会
              框架”,但这一概念同样模糊。

                  根据哈布瓦赫的说法,这一社会框架首先是一个观念体系 ;其次是社会
              的各种习俗、戒律和法律制度体系 ;再次,它包括家庭、宗教、阶级等社会

              结构。这些实质上就是涂尔干所说的决定人的行为或活动的“社会事实”,即
              记忆受到这些“社会事实”的影响和重构,但又不尽然,因为这些社会事实并
              不能构成清晰的框架。这里所谓的“框架”,其实就是耶茨所说的记忆的时空

              场景,也可追溯到康德认识论思维的时空性。这一时空场景构成了记忆的框架
              与边界,而这个框架与社会事实同构。这便是边界认同理论的来源。

                  上述争论也源于集体记忆和个体记忆概念的困扰。虽然哈布瓦赫做了区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