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3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193

第十一章  关于犹太难民集体记忆和“中国情结”的理论思考                181



                    国际联谊组织,如总部设在以色列特拉维夫的“前中国居民协会”(Associaton
                    of Former Residents of China)、总部设在美国费城的“上海犹太居民联合会”

                   (Council on the Jewish Experience in Shanghai)、总部设在洛杉矶的“上海联谊
                    会”(Shanghai Reunion)、总部设在加州帕罗奥托的学术团体美国“中犹研究

                    会”(The Sino-Judaic Institute),还有“黄包车联谊会”(Rickshaw Reunion)、
                   “老中国通”全球联谊组织(Old China Hands)和天津犹太学校校友会、哈尔
                                        31
                    滨工业大学校友会等。 在当年的难民们因年老体弱而难以远行时,他们还建
                    立了网上联谊系统。

                        五、 来华犹太难民集体记忆的发掘与整理


                        基于记忆的观念和情感往往影响相关个体和群体对自身身份和利益的界

                    定,形成特定的社会政治行为的意愿和倾向。记忆能够以某种简明的、象征的
                    方式唤起人们心中埋藏的恐惧、同情、自豪、羞愧、负罪等激情,并为群体认
                    同和行动提供意义架构(framing)和动员的工具。它既可以用于煽动敌意和

                    冲突,也可以用于推进和解、交流与友谊。另一方面,集体记忆的传导性可以
                    使它“外溢”出亲历者的小群体,向更广泛的社会、甚至在不同的时代间传

                    播。现代信息技术的跃进式发展、教育的普及和人口的大规模流动,都为当代
                    集体记忆的扩散和传播提供了强大动力,许多事件的记忆甚至变得全球化。

                        就扩展的广度及其对政治的影响而言,关于纳粹大屠杀的记忆,显然在
                    当今世界各地出现的“记忆热”中占据着一个非常显著的位置。在德国、以色
                    列、美国,大屠杀记忆都受到了高度重视。在德国社会政治环境中,主导性的

                    大屠杀记忆和话语显然是以施害者的身份为基础建构的。以色列的大屠杀记忆
                    则正好体现了典型的受害者身份。对于中国而言,运用受众易于接受的话语、

                    充分发掘中国模式在大屠杀苦难史和犹太人避难史中的特殊意义、充分发掘和
                    弘扬典型历史事件的积极因素,不啻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更好地发掘和整理来华犹太人,特别是来华犹太难民的记忆遗产,是国

                    际学术界,特别是中国学人面临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也是他们理应承担的



                    31  前引潘光、王健著 : 《犹太人与中国》,第134页。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