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8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188

176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 (1933—1945):
                     史述、理论与模式


              然深受创伤,并且留下恐惧、屈辱和怨愤等破坏性情绪。在严重罪行发生后,
              旁观者对施害者报以义愤,对受害者报以同情并伸出援手,则是合乎道义并受

              受害者感激的行为 ;而无动于衷的“看客”则应受道义谴责并成为怨愤的对
              象。随着侵害者所犯罪恶愈来愈严重和损失愈来愈难以弥补,受害者的怨恨自
                                                                        21
              然将日趋强烈,旁观者同情的义愤和对侵害者的罪恶感也同样如此 。

                  三、 来华犹太难民集体记忆中的“临时观念”


                  与中国古代犹太社团和近现代其他来华犹太人明显不同的是,二战期间
              来华欧洲犹太难民只是将中国作为临时避难地而非永久家园,并且在战争结束

              后纷纷选择离开中国前往北美、澳大利亚和以色列。因此,他们的集体记忆中
              自然包含着一种“临时观念”。

                  从1933年到1941年,大批来自欧洲的犹太人进入上海,也有一些人转辗
              到了天津、青岛、哈尔滨等城市。初到之时,很多人只是将中国(主要是上
              海)看作前往其他国家的中转站。在他们看来,当时处于战火威胁之下的上海

              并非理想的居住地。这段时间来到中国的约3万名犹太难民中确实有数千人成
              功地转去了第三国。从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直到二战结束,由于

              海路被切断,其余的人无法再离开中国。战争结束后,大多数犹太难民也不可
              能在中国长期居留,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 首先,犹太难民们急于回欧洲寻找失

              散的亲属。其次,战后的通货膨胀和住房短缺加剧了难民救济工作的难度,中
              国政府也希望未取得居留许可的难民尽快离开中国,如在1945年11月27日颁
                                    22
              布了《处理德侨办法》。 再次,中国内战的爆发使逃离欧洲战火的犹太难民
              们也不愿意再受困于另一场战争。因此,战后几年欧洲犹太难民逐步离开中
              国。他们中的不少人首先回到欧洲故地,但发现亲属不是被杀害就是已逃离,

              于是便纷纷移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以色列,还有部分前往南非和南美
              国家。
                  主观上而言,欧洲犹太难民对生活在中国的集体记忆几乎仅限于战时避



              21  亚当 · 斯密: 《道德情操论》 [M].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0页。
              22   N.A.帕尔阔维茨 :“战后初期上海的欧洲犹太难民”,引自潘光主编 : 《来华犹太难民资料汇编第二卷: 亲历
                 记忆》,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第172—182页。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