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5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185

第十一章  关于犹太难民集体记忆和“中国情结”的理论思考                173



                    角整合进一个版本,使那些没有身临其境的人们也可通过他人的形容来体会亲
                                8
                    历者的经历。 我国台湾学者王明珂将群体记忆分成“社会记忆”“集体记忆”
                    和“历史记忆”三种 :“社会记忆”是借各种社会媒介、仪式和行为(图书馆、
                    塑像、民间歌谣、故事等)保存、流传的群体记忆。这其中,有一部分经常在

                    社会中被集体回忆,而成为社会成员或某些群体成员间分享的共同记忆,即为
                   “集体记忆”。在集体记忆中,还可分出一类以该社会所认定的“历史”形态
                                                  9
                    呈现与流传的记忆,即“历史记忆” 。还有学者根据集体记忆形成机制的不同,
                    将之区分为通过自上而下方式形成的“政治记忆”和通过自下而上方式形成的
                               10
                   “社会记忆” 。基于这些探讨,本章所说的集体记忆是在社会群体内部或不同
                    社会群体之间广泛分享的共同记忆。与个体记忆不同,集体记忆往往省略细节
                    情境,而更注重于整体性和本质性。


                        二、 “受难/创伤记忆”“集体记忆的传导性”和“集体身份认同”

                        集体记忆有诸多特征,本章将主要利用“受难/创伤记忆” “集体记忆的

                    传导性”以及“集体身份认同”来分析有关欧洲来华犹太难民的若干问题。
                        集体记忆通常以某些有形的事物作为媒介来体现象征性的、精神性的价

                    值。就如哈布瓦赫所言,它既是一种物质客体、物质现实,比如一尊塑像、一
                    座纪念碑、空间中的一个地点,又是一种象征符号,或某种具有精神涵义的
                                                                                 11
                    东西、某种附着于并被强加在这种物质现实之上的为群体共享的东西 。传统
                    上,维持集体记忆最重要的机制就是历史和纪念活动。但当代大众传媒技术的
                                                    12
                    迅猛发展,使各种类型的影像、文学 、艺术等也成为塑造集体记忆的重要媒
                                                                               13
                    介。一些创伤记忆还往往通过受创个体的身体特征改变而得以保存 。一个伤


                    8    Avishai Margalit. The Ethics of Memory [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51—52.
                    9  王明珂 :“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J]. 《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10   Aleida Assmann. Transformations between History and Memory [J]. Social Research, Vol.75, No.1(Spring 2008): p.56.
                    11  莫里斯 · 哈布瓦赫 : 《论集体记忆》 [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35页。
                    12  以文学形式塑造形象和记忆的一个典型就是,西方通过《1984》和《古拉格群岛》这两部拥有广泛读者的
                       小说,以夸张和戏剧化的方式,在西方社会塑造了关于苏联共产主义的令人恐惧的意识形态“他者”形象
                       和记忆。
                    13   Gay Becker, Yewoubdar Beyene, Pauline Ken. Memory, Trauma, and Embodied Distress: the Management of
                       Disruption in the Stories of Cambodians in Exile [J]. Ethos, Vol.28, No.3(Sep. 2000), pp.320—345.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