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2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182

170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 (1933—1945):
                     史述、理论与模式


              第十一章
              关于犹太难民集体记忆和


            “中国情结”的理论思考
















                  作为一种认知和情感过程,集体记忆代表着以个体为基础的群体对过去

              活动、感受、经验的印象累积,充满着复杂、微妙的情感或激情,具有连续
              性、流变性、传播性、多元竞争性,在本质上是立足现在而对过去的一种重
              构。现代传媒和大众政治参与的迅猛发展,使记忆日趋成为国际政治文化资源

              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国家和民族都纷纷对过去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研究、反
              思和纪念。集体记忆研究也在国际学术界获得许多学科的广泛关注,在各种类

              型的记忆中,集体创伤记忆因其重塑社会政治结构和进程的巨大潜能,尤其成
              为学术界的重要研究对象。

                  集体记忆不仅同历史,而且与集体(民族)认同又存在紧密的关联。在
              塑造和建构群体身份认同的各种想象中,集体记忆是影响最为广泛深入的一种
              因素。一个社群留存的与其他群体关系的印象,在建构社群身份的想象中,占

              据了非常关键的部分。在经历严重的人道劫难的群体中间,关于历史罪责问题
              的记忆经常被置于群体身份的中心位置。记忆往往以某种简明的、象征的方式

              唤起人们心中埋藏的恐惧、同情、自豪、羞愧、负罪、感激等激情,并为群体
              认同和行动提供意义架构和动员的工具。正因如此,集体记忆对当今国际关系
              具有战略性意义,并以话语政治的形式广泛地渗入软权力的竞争之中。

                  在历史上,来华犹太难民在欧洲经历惨痛的苦难记忆,往往与在中国受
              到的宽容、接纳和救助的记忆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使许多难民形成了“中

              国情结”,以致当时有犹太难民以各种形式积极投身于中国反对侵略奴役和争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