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7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177

第十章  流亡与坚守——离散族裔理论和来华犹太难民社区                165




                        三、 来华犹太难民对避难地犹太社团的影响


                        一面是空前残酷的迫害和屠杀环境下欧洲犹太难民被迫离散、放逐和流
                    亡,甚至到避难地上海仍然面临德日法西斯的迫害 ;另外一面是这些犹太难

                    民坚守犹太信仰,进一步强化上海等地犹太社区的集体认同,这里固然有逆境
                    下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愈益强化的民族发展过程的通常规律,更是长期支撑犹
                    太离散民族超乎寻常的内聚力和生命力的明显作用,而这种力量主要来源于犹

                    太文明的三大支柱 : 以犹太文化传统为主体的民族认同感,以家庭为基础、犹
                    太会堂为核心的社团网络,以及以犹太教为纽带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尤其

                    是第三者中,“特选子民”和“应许之地”的犹太教神选观,“加路特”和“苟
                    拉”的犹太教善恶观、契约观和救赎观在此功能凸显。

                        从1933年首批德国犹太人来上海避难到20世纪50年代初犹太难民主体
                    离沪,来华犹太难民在中国、特别是上海停留的时间相对塞法迪犹太人和俄
                    国犹太人是较为短暂的,但是他们却给上海等地犹太社团的发展带来了重要

                    影响。
                        首先,救济和安置犹太难民推动了在华原两大犹太社区之间的交流。

                        长期以来,在华的塞法迪犹太人和俄国(阿什肯纳齐)犹太人是两个
                    泾渭分明的社区。前者主要讲英语 ;后者则大多讲俄语。前者随着英国殖

                    民扩张而来华经商,在香港、上海经营多年后形成了巨商富贾群体,大多
                    为英国公民并在租界中有很大的政治权力 ;后者是为躲避反犹浪潮、革命
                    和内战来到中国,大多是中产阶级。在犹太难民到来前,两大社区都已有

                    各自的社区组织、会堂、公墓、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和社交场所,也并不杂
                                                                        31
                    居在一起。可以说,“他们彼此之间维持相当疏远的关系” 。1932 年英籍阿
                    什肯纳齐犹太人孟德尔 · 布朗来到上海,担任塞法迪犹太人的拉希尔会堂的
                    拉比,充当起沟通两大社区的重要桥梁。但是,双方仍时有龃龉,如塞法
                    迪犹太人认为俄罗斯犹太人成立的上海犹太总会开幕式有违犹太教习俗,

                    对此十分不满。



                    31  前引[法] 荣振华、[澳] 李渡南等编著 : 《中国的犹太人》,第378—379页。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