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6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176

164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 (1933—1945):
                     史述、理论与模式


              题的配乐诗朗诵鼓舞难民的士气。如上海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举办了多场演出和
              马卡比纪念会等,宣扬复国思想,号召人们为实现复国理想而斗争。                              30

                  同时,犹太难民在上述活动中又分化出了相对独立、别具特色的小团体。
              在宗教信仰上,德奥犹太难民中的改革派从“中欧犹太协会”中分化出去成

              立了独立的“中欧犹太改革派协会”,并聘请拉比举行标准的改革派宗教仪式。
              波兰犹太难民的到来则大大增加了正统派犹太教徒的影响。为满足这一部分难
              民的宗教教育需求,波兰犹太难民在俄罗斯犹太社区的帮助下创办了塔木德经

              文学校,此后又开办了正统派女校,均由1941年8月来到上海的密尔经学院的
              师生担任教师。相对独立且较为团结的波兰犹太难民还对“隔离区”进行抵

              制,经与日本当局交涉后,使密尔经学院的师生获得了在隔离区外的阿哈龙会
              堂坚持宗教学习的权利。来自捷克斯洛伐克的犹太人则成立了自己的俱乐部时

              常聚会。在政治上,上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受到时局的影响出现了严重分歧,
              犹太难民的复国主义组织也一度分裂,但在进入“隔离区”之后又重新联合起
              来。犹太难民中的左翼人士还定期举行聚会研讨马克思主义。

                  综上所述,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与当时上海在特殊历
              史条件下形成的华洋共处局面为来华犹太难民提供了一个宽容的外部环境,

              使之能够在当地生存下来并与中国居民保持友好关系。另一方面,在犹太难
              民主动适应中国社会的过程中,大屠杀所带来的恐惧始终是一个促使其强化

              犹太认同的外部压力。他们寻求通过维持宗教信仰、开展文化活动、组织政
              党团体等各种方式来不断地强化对故土和传统的集体记忆,激发难民整体层
              面的共同命运感,以营造出一种“集体安全”氛围,从而出现了犹太难民社

              区在物质条件极为困乏的情况下却有着异常丰富的宗教、文化和政治生活的
              奇特现象。可见,来华犹太难民是一个在强大外部压力下,以维持生存为主

              要目标而形成的临时性社区。但是,尽管受到临时避难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
              制约,它并未能超越难民个体层面的诸多差异。一旦战争结束,社区以加强
              内部凝聚力共同抵御外部威胁的机制就不复存在,必然随着犹太难民纷纷离

              开上海而解体。



              30  详见《上海犹太纪事报》1943年11月18日第2版,1943年12月23日第3版,1944年2月5日第2版等。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