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1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171

第十章  流亡与坚守——离散族裔理论和来华犹太难民社区                159



                    来的特殊人群。来华犹太难民不仅来源复杂,其国籍包括了德国、奥地利、捷
                    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多个

                    中东欧国家,而且他们在欧洲的社会文化背景、离开欧洲的时间和方式、来华
                    的路线和遭遇也都不尽相同。

                        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时,德国约有52万犹太人和8万混血犹太人,其中
                    有三分之一生活在首都柏林。大部分德国犹太人已被同化,并以中产阶级为
                        19
                    主。 当时,绝大多数德国犹太人首先选择躲避到与德国相邻的西欧国家,或
                    是前往巴勒斯坦、美国、澳大利亚和南美,只有极小一部分与上海有各种各样
                    联系的犹太人经海路前来避难。这部分最先抵达的德国犹太人,大多数是有专

                    业技能的中产阶级,不太关心宗教,能较好地适应城市生活,来沪后一般住在
                    租界,并维持了中等生活水平。但在1938年11月“玻璃破碎之夜”后,来沪

                    犹太难民人数激增,抵沪时已身无分文。随着1939年德国闪袭波兰导致世界
                    大战爆发,波兰等东欧国家的沦陷使得来沪避难的东欧犹太人越来越多,海上
                    来沪路线被切断使他们只能通过陆路经苏联的西伯利亚、中国东北、朝鲜或日

                    本,耗时数月才能辗转抵达上海。波兰犹太人与之前到来的以家庭为主的德、
                    奥犹太人有显著的不同,其中有四分之三是青年人,包括了400多名密尔经学

                    院、卢布林经学院的师生等宗教人士,也有崩得派的左翼人士和犹太复国主义
                    者,还有作家、记者、意第绪语的戏剧演员。                    20

                        其次,来华犹太难民社区的形成有显著的流亡与避难的战时特征,生存
                    成为维系社区的最大凝聚力。不同于当时已在中国定居多年的塞法迪犹太人和
                    俄罗斯阿什肯纳齐犹太人,绝大多数的犹太难民都是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

                    仓促流亡到上海的,并没有久留的打算。他们非常坚信 :“上海只是一个过境
                                                                              21
                    地、一个暂时的避难所,以等待获得赴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签证”。 犹太难民
                    不仅在主观上始终有一种临时中转的过客心态,而且客观上中国的战乱也使之
                    无法长居久安,维持生存一直是社区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19   Walter Laqueur, Generation Exodus: The Fate of Young Jewish Refugees from Nazi Germany,  Hanover: Brandeis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1—2.
                    20  参见[法] 荣振华、[澳] 李渡南等编著 : 《中国的犹太人》,郑州 : 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第380—396页。
                    21  前引[法] 荣振华、[澳] 李渡南等编著 : 《中国的犹太人》,第370页。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