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0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180

168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 (1933—1945):
                     史述、理论与模式


              个派别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其中不乏领导人和活动家。由于他们是在无法前往
              巴勒斯坦又被欧美各国拒之门外后才被迫流亡到上海的,因此主张通过军事斗

              争建立犹太国家的修正派复国主义组织迅速扩大了影响。仅修正派的青年组
              织“贝塔”在难民中成立的德语分部就吸收了300名成员。即使在日本当局全

              面控制上海并建立“隔离区”后,“贝塔”仍然坚持开展活动。为了避免日本
              当局的怀疑和干预,“贝塔”通过举办体育比赛、文娱活动、职业培训、文化
              补习吸引青年难民的参与,并组织其学习希伯来语、意第绪语和宗教知识来强

              化他们的犹太认同。到二战结束时,修正派已成为上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最
              具实力的派别,并迅速在战后开展活跃的政治活动,甚至出现了秘密军事组织

             “伊尔贡”的上海分部。           40
                  此外,1933年后来华避难的犹太人中还有魏璐丝、汉斯 · 米勒、傅莱和罗

              生特等左翼进步人士和社会主义者。他们来华后,或是选择投身于中国的抗日
              救国运动,或是直接参加八路军和新四军,为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
              贡献。

                  再次,犹太难民还提升了上海犹太社团的宗教活动和文艺生活的质量。
                  犹太教作为犹太文明的核心与支柱,是犹太人在长期流散中维系族群集

              体认同最持久、牢固的精神纽带。犹太教中由拉比负责执行教规、律法和主持
              宗教仪式,因而成为整个犹太社团的精神领袖。但在相当长时间内,上海犹太

              社团只有一位正统派拉比,从而使得犹太会堂的宗教活动对于非正统派犹太人
              缺乏吸引力。欧洲犹太难民的到来,则带来了不少各派别的拉比。如密尔经学
              院的正统派拉比学识渊博,将严格规范的宗教仪式和宗教教育带到了上海,而

              德国犹太人中的改革派拉比,则有助于吸引非正统派犹太人参加宗教活动。这
              些,都进一步强化了犹太教凝聚社团认同的功能。

                  来华犹太难民中的众多艺术家们,也不乏已在欧洲家喻户晓的文化名流,
              如钢琴家兼指挥马哥林斯基、指挥普拉格、小提琴家卫登堡、大提琴家兼指挥
              舍恩巴赫、大提琴家克劳斯、歌唱家克拉索、爵士乐歌星克罗托勋斯基、电影

              导演弗莱克、电影明星兼歌手弗洛尔等人。他们成立了各个涵盖艺术、音乐、



              40  前引潘光、王健: 《犹太人与中国》,第113—114页。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