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2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192

180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 (1933—1945):
                     史述、理论与模式


              以及犹太难民来中国上海的情况。1938年,《新华日报》刊文“德国法西斯又
              掀起反犹运动”,《中央月刊》刊登“德国之反犹之反响”,对刚刚发生的“碎

              玻璃之夜”发表评论,等等。
                  在民间层面看,当时的中国老百姓对犹太人是善意、同情的,在上海、

              哈尔滨、天津等地都是如此。曾经在上海避难的威廉 · 肖特曼在其后来撰写的
             《关于上海犹太难民社区的报告》中称,犹太难民与中国人的关系非常好,很
              多中国人还学会了德语,尽管也出现过中国人骂难民的事件,但他认为“这些

              中国人没有受到任何反犹主义的煽动,只不过是为了利用这个机会对白人进行
                     28
              报复”。 整体来看,中国居民不仅没有歧视犹太人,还与他们和睦相处,在
              力所能及的地方与他们互帮互助。譬如,有条件的中国人会给一些犹太朋友介
              绍工作机会、帮助他们做生意,条件艰苦的中国人也时常在生活中向犹太邻

              居伸出援手。而在中国邻居有困难的时候,犹太人也会慷慨相助。出生于哈
              尔滨又曾在青岛、曲阜和上海生活过的伊萨多尔 · 马吉德称,他从未遭遇过任
              何中国团体或个人的反犹主义,一百年来受到中国人礼遇的犹太人应对此心

                      29
              存感激。 这反映了很多曾经在华犹太人的心声。甚至德国驻沪领事馆1940年
              1月11日发给德国外交部的报告都承认:“过去几年迅猛的犹太移民,并未激发
              接纳国的反犹情绪,这不符合期望与经验……他们作为可怜的受难者还被施以

              同情。”   30

                  战后离开中国的犹太难民在新的国家定居,融入了新的社团,有了新的
              身份认同。然而在中国避难的经历又赋予了他们“中国犹太人”(或“上海犹
              太人”“天津犹太人”“哈尔滨犹太人”等)的身份,驱使他们反复寻找那些五

              味杂陈的记忆。多年以后,由于“中国情结”的牵动,不少当年的来华犹太
              难民或其后代来到中国,重新拜访哈尔滨、天津和上海等“故乡城”,寻访旧

              居和故人。此外,他们还通过相关的联谊组织和系列集体活动保存着关于中
              国的记忆,从各方面支持和援助中国,推动中犹友谊和国际交往,还有许多人
              积极参与当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为了保持联络,前来华犹太难民成立了多个



              28  威廉 · 肖特曼: 《关于上海犹太难民社区的报告》,见第三章附录一。
              29  参见前引高斯坦主编 : 《中国与犹太——以色列关系100年》。
              30  [德] 埃里希 · 蒂斯:“流亡与避难——二战中的犹太人与当今的难民潮”, 转引自2016年9月18日《东方早报》。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