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1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191

第十一章  关于犹太难民集体记忆和“中国情结”的理论思考                179



                    在他们之间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而且会使相互关联的当事各方形成一个
                    施害者、受害者、旁观者和救助者的关系结构,这种结构在认同政治中又会形

                    成代际间和社群间的传播和扩展。来华犹太难民在欧洲经历惨痛的苦难记忆,
                    与在中国受到的宽容、接纳和救助的记忆形成鲜明对比,在中国的艰苦却充满

                    互助的避难经历成为这一群体所特有的共有知识和心理体验,使之在身份建构
                    中形成了对中国的特殊亲近感。这种 “中国情结” ,不仅在当时使一些犹太难
                    民以各种形式积极支持中国反对侵略奴役和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而且在他们

                    散居世界各地之后仍然情系中国,通过相关的联谊组织和系列集体活动保存着
                    关于中国的记忆,其中不少人及其后代又纷纷回到中国、故地重游。

                        中国对犹太难民的善意在官方、团体组织、舆论媒体和民间都有体现。
                    早在1918年,中国政府的外交部次长陈录就在写给上海锡安主义协会主席伊

                    利 · 嘉道理的信中,代表中国政府表示尊重“贝尔福宣言”的精神,表达了对
                    犹太人重建家园的支持。1920年,“中华民国”的创建人孙中山也通过书信表
                    达了对犹太复国运动“满怀同情之心”。1933年,宋庆龄代表“中国民权保障

                    同盟”在《申报》发表了《谴责对德国进步人士与犹太人民的迫害抗议书》,
                    向德国法西斯迫害工人、知识分子和犹太人的非人道行径提出“最严重之抗
                        26
                    议” 。1939年,基于联合弱小民族和改善与英美等国关系的出发点,时任“中
                    华民国”立法院长和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的孙科提出议案,建议在中国西南边
                                                      27
                    区划定犹太寄居区以容纳欧洲犹太难民 。此项提案经国民政府多个部门讨论
                    并制定计划,虽最终因种种原因未能实施,然国民政府对犹太民族命运之关切
                    已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中国报刊不仅对反犹行径作了相关报道,还就此发表评论文
                    章、刊登专文。据统计,1938年到1944年,《申报》《大公报》《中央日报》

                   《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报纸共报道此类消息130多条,其中以1938年为
                    最多,计70多条,内容包括纳粹进行的反犹暴行(有时间、地点、情节、数
                    字),也涉及一些国家各界人士对反犹暴行的抗议活动和犹太人民的反抗活动,




                    26  《申报》,上海,1933年5月14日,第10版。
                    27  前引潘光、王健著: 《犹太人与中国》,第115—116页。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