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1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331

第十八章  来华犹太难民特点之三 :            319
                                                犹太难民的避难地有一个先期到达的实力雄厚的犹太社团


                    是哈尔滨和天津两个犹太社团及满洲里、海拉尔、齐齐哈尔、沈阳(奉天)、
                    大连、青岛等犹太聚居地,同时也有许多犹太人来华后散居于北京等其他

                    城市。
                        3. 俄国犹太人南下沪港

                        从19世纪末起,主要来自俄国的阿斯肯那齐犹太人开始定居上海。一些
                    材料提到,1887年来沪的哈莫维奇(Haimovich)可能是最早在上海定居的俄
                              49
                    国犹太人。 接着,又有一些俄国犹太人办的商行,如经营茶叶的维舍茨基公
                    司(W.Wissotsky & Co.)等,纷纷在上海设立分行或代办处。不过,在1902
                    年以前,上海的俄国犹太人人数很少,尚不需要建立独立犹太会堂,宗教活

                    动常与塞法迪犹太人一起进行。随着人数的增加,俄国犹太人于1902年建立
                    自己的会堂委员会,由坎默琳(H.Kmmerling)任主席,租房建造了摩西会堂

                   (Ohel Moishe Synagogue)。
                        1926年,应上海俄罗斯犹太人社团的邀请,迈耶 ·阿许根那奇拉比
                   (Rabbi Meir Ashkennazi)从俄国远东城市海参崴来到上海。阿许根那齐拉比

                                                                50
                    1891年生于俄罗斯,是一位宗教学者,属哈西德派 中最为正统的俄国支系卢
                    巴维奇派。到上海后,阿许根那齐担任摩西会堂的拉比,成为俄国犹太人的精

                    神领袖,在上海犹太人中的威望逐渐上升。后来,不仅来自俄罗斯、波兰等地
                    的阿斯肯那齐犹太人尊敬他,而且塞法迪犹太人遇到宗教法律问题时也向他请

                    教。他成为上海首席大拉比,直至1949年。
                        在阿许根那齐拉比的努力下,摩西会堂于1927年迁至虹口华德路(今长
                    阳路)。新建会堂还依照犹太律法,设立了供妇女单独礼拜的专席。进入20世

                    纪30年代以后,俄罗斯犹太人越来越多,超过了4 000人,原来的会堂显然
                    已无法容纳。于是,俄罗斯犹太人积极筹划兴建新会堂。1937年11月,上海

                    俄罗斯犹太社区在法租界购买了一块土地,成立了会堂建设委员会,负责新
                    会堂的建设。许多俄罗斯犹太人纷纷捐款相助,如麦齐逊捐了2.4万英镑,皮
                    萨列芙丝卡娅夫人捐了法币1万元,木材商托埃古捐了价值2.5 ~ 3万元法



                    49  维克多(P.Victor):“黄浦江边的上海”(Shanghai on Whangpoo),载美国俄侨历史协会(Russian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主编的《论文集》(Collection of Essays and Stories) ,华盛顿,1985年。
                    50  哈希德派是犹太教内的一个虔修学派,18世纪兴起于波兰。该派提倡感性和灵交,强调礼拜内容多样化。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