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6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356

344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 (1933—1945):
                     史述、理论与模式


              响 ;通过对法西斯反犹理论和反犹政策的报道警示犹太人放弃幻想,认清犹
              太民族的命运和前途 ;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主战场遥相呼应,鼓舞和激励

              犹太人投身民族复兴的伟大斗争,成为上海犹太难民流亡生活中犹太民族复兴
              理想的一面旗帜。

                 《上海犹太纪事报》作为犹太难民民族性的集中体现,成为隔离区思想和
              精神上的中心,极大地增加了犹太难民社区的凝聚力。



                          第二节 隔离区犹太难民自治的舆论代表



                  在隔离区时期,由于统一的领导机构——重新组建的犹太协会的出现,
              在隔离区内形成了犹太难民的自治,《上海犹太纪事报》作为犹太难民社区的

              信息总汇和神经中枢,在隔离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动员、组织、管理和服务多
              种功能,成为犹太难民社区自治的舆论代表。
                  作为在社会异常变动的强压下形成的特殊的社会群体,就个人来说,犹

              太难民之间的差异——职业、阶层、文化背景和社会经历——超过任何自然形
              成的社会团体,命运的剧变使陌生人走到了一起。“我们是一个共同体,被共

              同的命运联在一起!”《上海犹太纪事报》通过对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深刻阐述
              和对隔离区现实生活的生动报道,不断阐发和表达犹太难民是一个有着共同历

              史、共同信仰、共同境遇和共同苦难的“命运共同体”的社区舆论。
                  主编奥西·莱温在《新年——命运的转折》一文中这样阐释“集体——团
              体——共同体”的意义 :“个人对集体的态度恰恰是道德的尺度,谁不参加有

              益的合作,谁就对弱者的不幸负有连带责任。只有这种休戚相关的意识和共同
              的斗争才能锻造出闪闪发光的武器,在最艰难的时刻为团体铺平道路,在暗淡

              无光的时刻照亮我们的道路。在今天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没有人再怀疑这一点
              对我们犹太人的意义 : 我们每一个人对集体承担很大的义务。只有履行了这些
              义务,我们才能在自我怀疑中创造新的价值并使自己从失望中再次崛起。”                                2

                 《上海犹太纪事报》的另一位主笔曼夫瑞德·罗森菲尔德在《英雄主



              2  《上海犹太纪事报》,1943年9月29日,第3版。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