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3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353

第十九章  来华犹太难民特点之四 :            341
                                                           犹太难民群体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化素质


                    交换连环画搞得十分红火。犹太难民们还在虹口建立了亚洲研究会,专门讲授
                    和研究中国及亚洲各国的文化、艺术、历史、哲学、医学等方面题目。                               14

                        在上海犹太成人职业培训方面表现最突出的是国际犹太人“培训就业组
                    织”(The Society for Promotion of Handicrafts and Agriculture among Jews, ORT)

                    在上海的工作。负责ORT在上海工作的C.H.罗森比斯(C.H.Rozenbes)是波
                    兰犹太工匠,ORT中央局委员。1939年9月纳粹德国入侵波兰后,罗森比斯逃
                    离波兰经由日本神户到上海。受ORT中央局授权委托,罗森比斯代表ORT在

                    上海犹太难民中开展就业培训。上海ORT的培训目标从一开始就不仅是为了
                    解决难民就业问题,而且还注重结合战后重建需要,特别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和

                    与建筑行业相关的课程。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上海ORT注重犹太成人职业培
                    训,并鼓励他们学习手工技艺。如上海ORT与手工业行会合作,建立了学徒

                    补习学校(Complementary School for Apprentices),向学徒们教授从私人师傅
                    那里学不到的技术理论知识。此外,上海ORT还举办了工程讲习班,聘请有
                    经验的专家给年轻人传授更高级的工程技术知识。到二战结束时,上海犹太难

                    民中共有2 200人接受了上海ORT的就业培训。其中建筑和技术课程有855人
                    参加,所设科目有木匠、锁匠、电工、无线电、机械、焊工、司机等 ;缝纫

                    课程有401人参加,所设科目有制衣、机器编织、服装设计、编织、男装裁剪
                    等 ;其他各业培训课程有279人参加,所设科目有园艺、簿记、图书装订、美

                    容理发、图书管理、喷漆、工艺劳作等 ;补习学校有学徒292人;工程讲习班
                    有423人参加。     15
                        综上所述,来华欧洲犹太难民之所以能在非常艰苦、有时甚至是十分险

                    恶的环境下幸存下来,是与他们的素质、精神、技能、才智、团结、互助密不
                    可分的。










                    14  《上海犹太纪事报》,1943年11月6日。
                    15  奥西 · 莱温主编(Ossie Lewin, ed.): 《上海年鉴1946—1947》(Almanac-Shanghai 1946/47),《上海回声报》
                      (Shanghai Echo)出版,第46页。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